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06-10 14: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6篇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1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让曾经处于开放“末梢”的中西部地区一跃成为开放的“前沿”;基础设施、电力、工程装备等国际产能合作,让中国深度对接国外市场、资金、技术,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开放的广度、深度、高度不断拓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地区乃至世界各国共同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为主线的硬联通国际合作持续深入,包括政策和规则标准对接在内的软联通合作不断加强。互联互通,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源头活水”。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最新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合作将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1%至2.2%,促进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至少提高0.1%。

  “一带一路”建设让开放合作发展成果造福各国人民。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有的国家建起了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现代化铁路,有的国家第一次发展起了自己的汽车制造业,有的国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电力紧缺问题。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同建设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近30万个就业岗位。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了满满的发展机遇,各国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是国际经贸发展的必然规律。面对个别国家逆潮流而动、筑墙退群,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态势,“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双方合作、三方合作和多边合作,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为经济全球化建桥修路,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

  引领开放潮流,是自信,更是担当。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出台外商投资法,中国不断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相信通过本届高峰论坛,中国将同各方一道,发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共同声音,谱写互利共赢、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2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我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越是面临这样的新形势,越是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3

  “一带一路”是一条友情路,生命线。新冠疫情以来,空运、航运受挫,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将生活物资,防疫物资送往沿线各国。疫情不仅没能阻止“一带一路”的发展,各国的合作反而按下“快进键”。“一带一路”让各国之间成为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共同抗疫,这使得各国人民在无形之中结下深厚友谊。“一带一路”是一条友情路,它让世界变得更小更加亲近。

  “一带一路”的建设,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当今时代风云变幻,有科技进步的机遇,也有疫情防控、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我们更应该坚持发展“一带一路”,推动国家共同发展,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一带一路”是历史传承与现实需求、未来愿景的有机结合,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近x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和项目落地不断推进也足以表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领头雁,中国的发展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各国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同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比,第x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规格更高、规模更大、活动更丰富,相信成果也将更加丰硕。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合作大计,推动共建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带一路”将更多地造福沿线国家人民。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5

  1.“一带一路”是顺应当今世界形势新变化的大战略

  “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一战略略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战略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具有重大意义[2]。

  一是探寻经济增长之道。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及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是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是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是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

  2.“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战略抉择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条件下的战略抉择。

  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举措有利于通过共建“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形成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涉及约65个国家(含中国),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2.5%和28.6%。2013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1.04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根本性扭转我国只能是现有国际经济秩序被动接受者的尴尬局面,实现向区域性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导者的身份转变。

  一是拓展国家发展空间,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体量越来越大,传统国际市场的承受能力越来越有限,进军发展中国家、开拓新兴市场成为我们开拓国家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二是应对国际战略挤压;三是开发我国中西部地区,推动我国经济的梯度转移与均衡化发展,促进我国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四是平衡国际力量,通过全方位推进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平衡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逐步夯实我国全球大国地位,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五是维护世界和平,通过与沿线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维护我国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捍卫世界和平。

  总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6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传播了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虽然其过程可能遭遇波折,但这一历史潮流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同志指出:“20XX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国际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合作理念更加包容。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这些国家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其主导构建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历史上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尽合理。如今,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呼唤建立更加公正、平等、健康的国际经济秩序。“一带一路”建设从各国发展的实际出发,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它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契合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它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实施路径,适用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各国开展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增长;有利于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利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让世界各国更平等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立足于亚欧非、面向世界各国,合作范围更加广阔。“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沿线国家还是域外国家均可参与。其合作范围也不限于政府间合作,各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参与。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其中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例如,英国不久前开通了伦敦至中国浙江省义乌市的中欧货运班列,新西兰近日也与我国正式签署了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文件协议。“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打造世界经济增长、合作、治理、发展新模式。

  符合各国发展需求,合作内容更加务实。“一带一路”建设把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作为核心目标,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针对参与国众多、差异性较大的特点,“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同沿线各国自身的发展规划相衔接,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和产能合作、园区建设等,实实在在地推进共同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框架内,不仅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中国的资金、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进程,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发达国家也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将不断丰富国际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整合国际创新要素,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