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2022年马坪镇党委工作报告(精选范文3篇)

时间:2022-05-22 13: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在已发布的党、人大、政府、司法、军队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马坪镇党委工作报告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1年马坪镇党委工作报告3篇

2021年马坪镇党委工作报告篇1

2016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报告

各乡镇党委: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安排,今年一季度全县乡镇党委将集中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市委组织部曲组通[2016]1号《关于认真做好全市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性乡镇党委是乡镇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工作任务,确保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总揽全局的作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关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能否实现。因此,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次换届选举工作,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抓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为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乡镇党委换届的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这次乡镇党委换届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和“三农”工作以及“三村四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基本稳定、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照党内有关规定办事,不断提高乡镇党委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领导本地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创造性地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二)主要任务1、认真总结部署乡镇党委、纪委工作。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肯定工作成绩,找出存在的差距,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科学制定符合本乡镇实际的发展规划,激励广大党员群众同心协力,为实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而努力奋斗。2、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鉴于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与人大、政府换届不能同步进行,在党委换届时,要超前谋划,统筹考虑党政班子结构。一是要提高班子素质。注重选拔那些政治上强,思想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宽,有基层工作经验,有开拓进取精神,能够驾驭复杂局面,勤政廉洁,民主作风好,能团结同志,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尤其要注重选配好“一把手”。二是要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熟悉党务、农业、工业、经济管理、科技、政法等方面的人才。注重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和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少数民族干部在党政班子中应占一定的比例。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要努力形成以3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格局,30岁以下的干部至少有1名。50岁以上(含50岁)的干部原则上不再继续提名。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纪委书记回避本乡籍任职。在同一地方同一职位任职满6年的,需要进行多岗位或不同地方锻炼的中青年干部以及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干部,要进行交流使用。3、选好出席县级党代会的代表。今年第二季度县级党委将进行换届选举,乡镇党委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在召开乡镇党代会时,要选好出席县级党代会的代表,尽量减少会议,节约成本,提高效率。4、合理设置乡镇党委班子职数。根据云政发[2016]140号和曲组通[2016]1号文件精神,乡镇人口在4万人以下的,设领导职数8名,人口超过4万人的,设领导职数9名,乡镇人口在10万人以上和经县委批准设有办事机构的适当增加领导职数;乡镇党委委员职数的设置,古敢水族乡设委员职数7名,其他乡镇党委设委员9名;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乡镇长1名,专职副书记1名),其他委员由人大主席、纪委书记、一名副乡镇长、武装部长、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不提高职级待遇)等组成。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职数设置原则为3—5名,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书记不提高职级待遇)。5、进一步探索扩大党内民主。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继续在后所镇开展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三、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方法步骤换届选举工作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选举出席乡镇党代表大会代表。(一)分配代表名额。乡镇党代表的名额确定,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一般为100至200名,最多不超过300名,名额确定后,报县委批准。各乡镇要根据代表名额和结构要求划分选举单位,原则上按独立的总支、支部划分,必要时也可以将几个基层党组织划分为一个选举单位。1、党代会代表条件、分配原则和结构比例(1)党代会代表的条件:①出席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是有选举权的正式党员,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②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③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及国家法律法令,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议政、议事能力。④在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起表率作用,成绩突出。⑤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尽职尽责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受到群众的拥护。⑥组织纪律性强,顾全大局。⑦坚持党性原则,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如实反映本选举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意见,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⑧身体健康。各乡镇党委要对代表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确保质量。被执纪执法部门立案审查的,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均不得作为党代表候选人。(2)代表名额的分配原则:一是把党员人数作为分配代表名额的一项重要依据。二是党委、纪委负责人和有关党员干部因工作需要,可以作为党委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分配到有关选举单位选举。三是注意代表的先进性与广泛性。(3)代表结构比例:①各乡镇党代会代表原则上村委会、乡镇直单位股所级以上领导干部占70%左右;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占15%左右;③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占15%左右;④在代表总数中,40岁以下的不少于60%;⑤妇女代表、少数民族代表一般不低于妇女和少数民族党员所占党员总数的比例。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不少于80%。2、代表产生的程序各选举单位要按照乡镇党委分配的名额和有关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充分发扬民主,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充分酝酿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初步人选,并进行考察,然后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乡镇党委审批,待批准后,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各选举单位党组织在酝酿提名代表候选人时,要实行差额提名;正式选举时,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采用无记名投票进行差额选举,差额数不少于应选代表数的20%。选举结果要及时报乡镇党委。各乡镇党委要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资格和结构比例进行审查。代表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要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进行选举;代表不符合条件的,要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应向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报告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经审查通过后的代表,获得正式资格。确定代表名额,合理划分选举单位并将代表名额分配到基层选举单位。第二步,确定乡镇党委班子候选人预备人选。县委将组织力量对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人选进行民主推荐、考察等工作。1、组织民主推荐。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党员群众民主推荐乡镇党委、纪委班子人选。2、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反复酝酿,研究提出乡镇党委、纪委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3、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按照有关要求,县委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组织考察,根据考察结果,研究确定新一届党委、纪委班子候选人预备人选。第三步,召开乡镇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1、听取和审议乡镇党委、纪委工作报告。将乡镇党委、纪委本届工作报告提交全体代表审议通过。2、选举乡镇党委、纪委班子。以无记名差额选举的形式,选举新一届党委、纪委班子。3、选举出席县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严格按照县委提出的代表名额、代表结构、代表条件等方面的要求,选举出席县党代表大会代表。四、切实加强对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领导今年一至二季度,县、乡镇党委相继换届,换届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县委成立富源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梁志敏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全恩德、太月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高兴文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由高兴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从有关部门抽调。各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切实负起责任,要成立换届选举工作筹备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是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换届选举工作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尤其要抓好代表选举、领导班子选举、起草工作报告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县纪委和各乡镇纪委要加强监督,对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和各种不良现象要严肃查处,绝不迁就。对利用换届之机,为达到个人目的造谣中伤他人的行为要从严查处。县委组织部和乡镇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指导,注意交流经验,搞好协调,遇到问题妥善处理,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各乡镇党委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干事)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做好具体工作,协调、联系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确保全县各乡镇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1、明确责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各乡镇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组织好对选举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为选举工作顺利实施打好基础。2、精心组织,保证选举工作顺利实施。对换届选举的各个重要环节,包括宣传发动、选出党代表、组织推荐、人事安排、党代会的召开,乡镇党委、纪委班子成员的选举工作等,都要深入研究、周密部署,做到心中有数。对换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把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把困难估计足,把工作做细,严把质量关,严格程序,确保换届工作任务圆满完成。3、发挥优势,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4、严肃纪律。在换届选举中要大力弘扬正气,严肃纪律,严格按照有关章程和规定办事,坚决制止和克服换届选举中的不正之风。对那些借换届之机,搞不正之风和非法组织活动的,要坚决查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5、做好换届结束的后续工作。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各乡镇党委要进行全面总结。总结出好的做法和经验,找出不足和有待改进的方面,不断完善、规范选举工作。书面总结于4月10日前报县委组织部组织科。五、有关要求1、时间安排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要求在2016年3月底前完成。2、方法步骤:选举工作按照宣传发动、党员统计、党代表名额分配、酝酿提名、确定候选人、选举代表、召开会议等步骤进行。3、注意事项:各乡镇党委要在1月23日前书面向县委呈报召开党代会的请示,请示中要提出党代会的指导思想、召开时间、主要议程;代表名额和产生办法等。各乡镇新的党委、纪委班子组成方案的上报时间另行通知。请示先报县委组织部,再由县委组织部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审定后,及时批复给各乡镇。 中共**县委 2016年1月10日

2021年马坪镇党委工作报告篇2

创先争优谋发展,强镇富民创和谐

为全面建设大XX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XX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xx

(2011年11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谨代表中共XX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XX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强镇富民”的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拼搏进取,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胜利地实现了全镇经济较快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大局保持稳定,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排除一切干扰,战胜各种困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的五年;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入,镇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城镇环境明显改善,镇村面貌变化较快的五年;是全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树立了一个“为民、务实、勤政、清廉、高效、可信”的党委形象的五年。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本届党委班子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中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五年来,XX镇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 “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以提高素质为关键,以完善镇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加强镇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勤政廉洁、执政为民”的镇党委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镇党委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了班子成员的沟通,增进了团结,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了《镇党委议事规则》,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按章办事;建立班子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有效地改变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软、懒、散、满、奢、浮”等不良现象,党员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把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党员群众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结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近五年来,我镇党委将阵地建设作为解决村党组织突出问题来抓,共投入70万元新建山地、昌源、龙梅、南安、同仁,南九等六个村党支部办公室及完善硬件设施,促进党建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  

(三)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一是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在镇党委及11个农村支部全部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拓宽了农村党员学习渠道,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了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鼓足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二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严把入党程序,采取谈话、培训和考试等形式,几年来共发展党员63名,党员的学历程度、年轻党员比率和女党员比率显著提高,党员队伍明显优化。

(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坚持年中和年末述职述廉;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党务公开制度》、《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村财镇管制度》等,做到从源头预防腐败,扼制了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五)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镇党委以“提高党性意识,着力服务群众,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结合我镇的实际,以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讲评等有效形式,推动承诺的兑现、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比、赶、帮”中树立起一批典型,并表彰了一批先进。在今年的防御强热带风暴“纳沙”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责任心强,敢于承担责任的先进个人,既赢得群众的赞同和认可,又给我们树立起先进榜样。

二、发展镇域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五年来,在县委正确领导下,抢抓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性重大机遇,围绕“两区一城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南丽湖项目开发建设,全镇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效益农业成效显著,

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50万元,比2006年增加3250万元,年均增长6.5%。其中农业总产值13900万元,比2006年增加4800万元,年均增长11.5%;工业总产值687.46万元,比2006年增加124.46万元,年均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4361元,比2006年增加1895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存款5775万元,比2006年增加3838万元,年均增长30%。

(二)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实现增收

我镇始终将“三农”工作当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来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五年来,我镇立足本地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上大力引导、项目上示范带动、技术上充分支持、资金上积极扶持,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五年来,我镇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力支撑,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8期,共培训农民群众2.8万人次;五年来,我镇积极推广水稻良种种植13500亩,总产量达6470.7吨,年均增长9.6%;瓜菜种植规模和产量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镇种植瓜菜由2006年的8600亩增长到13500亩,增长57%。

(三)畜牧业、水产养殖快速发展

我镇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扶持了一批畜牧、家禽和淡水养殖专业户。以旭日国家无公害养猪场为龙头,做大“XX黑猪”龙头产业,做强XX黑猪品牌;以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扩大家禽及淡水养殖规模。全镇年均生猪出栏量4.5万头;“三鸟”类出栏量81万只,比2006年增长59%。

(四)劳务输出力度不断加大

我们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准确掌握劳务信息,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实施帮户助耕,解决外出务工者后顾之忧。五来年,全镇共输出劳动力八千人,打工经济收入达385多万元,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五)加强招商引资,带动城镇发展

五年来,我镇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强,引进海博园、海南壹投公司等实力公司进驻南丽湖风景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带动我镇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招商引资200万元在红岸建红岸罗非鱼养殖基地;投资180万元建XX黑猪加工场;现在,“海博园”、“大众高尔夫”等项目正在有序开展。

三、致力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成果丰硕

(一)墟镇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着力抓好墟镇建设,重新对XX墟镇进行规划修编,大力整治街道环境卫生,整顿墟镇交通秩序,进一步树立XX镇“环境优美、交通有序、群众文明”的新形象。几年来,在海口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共投入帮扶资金650万元,改造和建设市政设施,大大改善了XX墟的市容市貌。同时还完成了粮所的改革。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我们多方筹资资金完善各类基础设施。五年来共筹集1742万元,硬化了昌源渠道、南安村委会岭底至长埇渠道1000米、牛寨埇支渠1.1公里;建设南扶北二干防渗硬化渠道5公里及其他配套设施、南扶水库大坝、附坝及排洪道除险加固、流长水库东支渠防渗硬化渠道5公里及其他配套设施,修复水毁渠道55处。配合小农水项目渠道硬化31公里以及黄土坡埇、石锦埇、南曲埇农综项目建设。大力发动群众对全镇的主要支渠、毛渠全面清淤和维修,确保水利发挥出最好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农村饮水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6年以来多方筹集资金80多万元,配合南丽湖饮水工程建设,解决XX、山地等村委会18个村庄6000多人的饮水困难;2008年多方筹集资金10多万元,建设南安卜曲饮水工程,解决南安村委会4个自然村1000多人的饮水困难;2009-2010年完成南九、高石和南福等9个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受益人口3500人。

(四)乡村道路建设得到加强。五年来,多方筹资共投入2162多万元修建南安、北斗等9个自然村的14条乡村道路,共82.4公里;2008年投资建设的文笔峰至XX墟镇公路,解决了人民群众行路难问题。

四、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和谐XX

(一)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奖抚政策全面落实。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基础工作,规范了收费项目,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推进“诚信计生”工作的开展及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责任,奖优罚劣,促进计生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以创建平安XX为目标,逐步加大对综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加大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力度,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狠抓禁毒和清网工作,扎实开展治安防控工作,使全社会治安保持了稳定祥和的良好局面。

(三)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不断强化。镇委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环境。2006年利用帮扶资金新建XX中心学校幼儿园,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2009年投入100多万元硬化XX中心学校校道并铺设人行道、绿化校道。2009-2010年投入120万元建设XX初级学校科学馆一座,并更新教学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环境,学生入学率、升学率名列全县前茅。

(四)优抚政策得到落实,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优抚政策,认真履行各项优抚工作职责,切实为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筹资建设盲人院,投入资金维修五保户、特困户及优抚对象的房屋26间。我镇每年组织民政办等相关部门到基层给五保户、低保户发放生活补助资金、救济粮及慰问金;免费为237 位老人进行了白内障切除手术。

(五)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我们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充分发动、引导、依靠群众,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五年来创建了上大坡、龙坡等20多个县级、镇级文明生态村,建设沼气池1600多个、户厕600多个、猪栏1200多间,建成标准文化室9间,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六)医疗卫生工作平稳发展。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改善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镇小儿麻痹症、麻疹等各种免疫接种率均在96%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医疗事故。认真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较好地完成县政府分配我镇的工作任务。5年来,海口市龙华区政府帮扶80万元建设龙梅、南九等八个村委会卫生室,镇政府投资20万元,建设昌源、南安村委会卫生室,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武装、信访、团委、妇联、安全生产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XX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城乡面貌变化大。回顾走过的历程,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支持、关心XX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党建工作有待加强,干部群众旧的思想观念、旧的思维定式和旧的方法习惯有待于进一步转变;(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三)土地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妥善解决,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维护社会安定的任务仍然艰巨;(四)南丽湖项目开发推进迟缓,影响了全镇经济发展;(五)镇域经济薄弱,财政增长缓慢;(六)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群众素质较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任务仍很艰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

2011年到2015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是推动我镇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五年。搞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XX、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十二五”时期XX镇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积极实施“以项目带动,做强中心镇,调优产业结构”的思路,以推进南丽湖开发建设为主攻方向,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手段,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XX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产值达到27360万元,年均增长13%以上,农业总产值达到26774万元,年均增长13%,工业总产值达到1324万元,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50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35元,年均增长13%。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围绕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XX建设

(一)调优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

一是发挥传统农业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黑猪、花生油等产业,积极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积极寻求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以高档次产品和过硬的质量为依托,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提高产品知名度,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以合作社为龙头,发展立体经济。培育、扶持、引进和发展一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营销大户、龙头企业,走好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农民搞立体生产,推广“猪-沼-果”、“鸭-鱼-猪“等模式,发展家庭小庄园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深入开展农产品和农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发展。四是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协调相关部门,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做到输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二)创新思路,推进南丽湖项目开发建设。XX镇总体发展思路是着力打造“以项目带动、做强中心镇、调优产业结构”的格局,即:南部以南丽湖风景区为依托,突出旅游中心建设;东、西部以农业为基础,突出农业经济基础地位。要努力形成旅游项目开发为主导,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镇党委要充分认识南丽湖风景区发展的重要性,把南丽湖风景区开发建设作为镇重中之重的工作去落实,大力发展南丽湖风景区,为镇区延伸产业链。举全镇之力,切实做好镇区文化区、新型农村旅游观光区和南丽湖度假区“三篇文章”,着力打造一批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城镇亮点,努力建设宜居XX,全力建设有浓郁特色的新标志区。

(三)科学规划,建设旅游度假城镇。一是要有序开展中心镇建设。以南丽湖开发为契机,按照XX镇新的规划为建设战略目标,完成中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和景观风貌规划,大力打造建设镇区文化区和旅游度假城镇,积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镇,力争未来五年内新镇区建成初具规模,塑造XX新形象。不断创新建设模式,盘活中心镇的存量土地,制定吸引社会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入项目来带动土地活性化、市场化和商品化,努力实现社会化投入、市场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二是要不断完善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墟镇环境。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通信、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全面提升信息网络质量,提高广播电视 、宽带普及率;实施改水改厕,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有效利用农村丰富的废弃物,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推进和谐XX建设

(一)发展教科文卫社保事业。继续优化教育资源,改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改革。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级卫生室的建设力度,实现村级卫生体系建设全覆盖,继续做好新农合、城镇医疗工作,保证农民每年参合率均达到95%以上。大力建设村级文化场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抓好城镇养老和新农保工作,让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抓好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多项民生工作,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性别比,控制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6‰以内,法定生育率在93%以上。积极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进一步强化“以村为主、村民自治”工作机制,推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长期保持和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深入开展“和谐稳定年”活动,加强维稳形势研判、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建设,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一是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镇、村、社三级安全防范和社会矛盾调解网络,强化安全责任追究。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按政策及时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要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环境污染、山林纠纷、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高度重视并处置好群体性事件。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突出抓好烟花爆竹、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和重点领域监管整治,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四是关注民生。重点关注五保户、特困群众和孤寡老人的生活困难,在低保评定、社会救助等保障机制中切实保护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党的建设,促进XX科学发展

(一)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武装全党,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打造学习型组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丰富学习的形式、内容,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学习热情,切实加强对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教育,使他们自觉增强作为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心,使广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创新思路和作法,选拔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和德才兼备的能人担任村干部,完善村干部队伍建设和保障激励机制,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继续加大阵地建设的投入,提升整体质量。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切实提高全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探索非公有制党建工作。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能否推动XX快速、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必须加大对干部教育 的力度,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一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思路有创新,发展有举措,工作有实绩,二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做到“三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加强学习,要学习农村法律法规,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进一步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保证村级民主决策的经常化;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做到公开内容全面、真实。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县委对我们寄予厚望,群众对我们充满期盼。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奋发向上,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建设一个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大XX而努力奋斗!

2021年马坪镇党委工作报告篇3

抢抓发展机遇 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为龙港“十二五”科学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在中共龙港镇第八次代表大会2011年度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1月27日)

林 万 乐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任务,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务实奋进,全力推进龙港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为龙港“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下面,我代表中共龙港镇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要素制约更加突出的情况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强镇扩权改革为契机,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重点,审时度势谋思路,凝心聚力抓发展,在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谐社会构建、机制体制创新和基层基础夯实等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推进龙港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2.8亿元,同比增长21.7%;工业总产值282.6亿元,同比增长21%;财政总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同比增长19.2%;人均纯收入12822元,同比增长14.6%。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工业产值快速增长,全镇271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30.4%。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29.7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工业性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21.5%。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开工建设7个,竣工投产4个。节能措施有力,降耗效果明显。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龙港)印刷礼品文化节。商贸项目顺利推进,龙港水果市场、标准化农贸市场等项目进展顺利,诚大饭店对外试营业,“十小”行业整规示范镇创建通过市级验收。金融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金融机构3家。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村住宅小区改造用地指标的倾斜,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

(二)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邀请中规院深圳分院对龙港的总规进行修编,根据龙港临港“两港合一、统一规划”的思路,调整总规编制思路,并完成龙港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保证满足龙港今后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扎实推进龙港污水处理厂、体育馆、印刷礼品标准工业园、龙港高级中学迁建、经济适用房、珊溪水库平苍枢纽水利工程、商业中心广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沿江路、站港大道、龙江路、龙港大道飞龙桥等道路桥梁的改建工作。进一步理顺城镇管理执法大队和环卫园林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按照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 “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四大权限”和“四大平台”的建设,强镇扩权政策进一步到位。

(三)社会民生得到持续改善。高度重视教育、体育、卫生事业发展,龙港高级中学迁建和龙港第十三小学新建工程进展顺利,中心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省级体育强镇顺利通过复查验收。切实抓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等社会保障性工作。认真开展城乡低保工作,一年来新增低保户42户,低保边缘户19户。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扎实开展计生“双月冲刺”行动,实现计划生育率80.69%,征收社会抚养费1915万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稳步推进。

(四)平安建设开创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工作,探索综治网格化管理,深化民情“五站式”服务,圆满完成“世博”安保工作任务。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清障除污”攻坚战为抓手,强力推进严打和治安乱点整治工作,全镇未发生平安考核“一票否决”重特大事项。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生产重点整治,龙港安监所被评为全省基层安监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所。继续加强路面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实现下降。以开展世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程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巩固129个村(居、社区)、38家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加强综治专业巡防,发动村(居)开展群防群治,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

(五)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扎实推进示范村创建和后进村整治,全面完成107个行政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一年来,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65名,发展党员242名。推进非公党建工作拓面提质,目前全镇共创建“活力和谐企业”9家、“五好”党支部56个。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加大干部培养锻炼和交流力度,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深入开展“转作风优环境”活动,查处了一批“庸懒散”干部,干部队伍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依法依章履行职能。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成立镇工商联,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人防教育初见成效,超额完成兵员征集任务,被评为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和市基层武装标兵单位。老干部、老龄、关心下一代、慈善、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在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下,这一年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令人鼓舞。龙港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勇拼搏、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广大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龙港镇委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港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经济复苏回暖的基础还不牢固,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产业结构、发展布局、要素制约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固定资产投入长期不足,严重制约发展后劲;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还很大;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干部作风还不实,存在“庸懒散”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总体要求

走过了不平凡的“十一五”时期发展历程,龙港的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关口。“十一五”期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龙港“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比较优势:五年来,我们更加注重提质与扩量并举,经济基础进一步巩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3%,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45900元(折合约6884美元)。五年来,我们更加注重功能与品位并重,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实施“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产业、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城镇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强镇扩权改革不断深入,省级文明城镇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城镇居民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五年来,我们更加注重公正与公平兼顾,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中、高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平安龙港”创建不断深化,圆满完成奥运、世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五年来,我们更加注重求实与创新结合,党建基础进一步加强。致力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先后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注重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力、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作风建设紧抓不懈,效能监察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十二五”时期,龙港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审视发展形势,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全球经济孕育着新一轮的创新和产业转型,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发展、调整转型是“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但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将更加凸显;“十二五”时期,我镇人均GDP将进入从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发展阶段,随着龙港、临港“两港合一”规划的大力实施,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和强镇扩权改革的深入开展,以“三分三改”为核心的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沈海高速复线、南金公路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建设,我镇在“十一五”时期积蓄的发展潜力将会在“十二五”时期迸发,龙港必将迎来大投入、大开发、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与此同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民生等问题将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纠纷,我镇维稳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总之,“十二五”龙港正处在攻坚克难、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镇“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鳌江流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促龙港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努力把龙港建设成为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建议我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镇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以上,至2015年达到215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5%以上,至2015年达到57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至2015年达到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每年达到50%以上,累计投资力争325亿元;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以上,至2015年达到22500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稳定中谋求科学发展。牢固树立“慢进也是退”的思想,强化投资驱动,坚持国资民资外资一起上,每年启动和落实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加快龙港新区和城西新型工业园等发展平台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要始终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科学发展中保稳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高度重视重大项目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遏制社会矛盾的发生,要继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全力构筑“和谐龙港”。

(二)正确处理好“无形”与“有形”的关系。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要素市场化流动。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必须要把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为有力举措,带动全社会投资,着力推进转型发展。要做大做强国资平台,成立龙港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强化国有资本运作,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加公共品供给,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正确处理好民生改善与软环境建设的关系。要牢固树立抓软环境建设就是抓民生发展的理念,把软环境作为最大的公共品来打造。要突出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影响我镇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生工程、市容环境整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镇等重点工作;要做到为民务实,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机制,巩固和深化“比学帮”和“转作风优环境”活动,着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在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和衣食住行等实际民生问题上取得突破。

(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大力气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通过加强生产环境建设,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商务成本,聚集高端要素,推进创新发展;通过加强生活环境建设,适应老百姓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提升生活品质,实现安居乐业;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建设生态龙港,引导绿色生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

(五)正确处理好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的关系。推进城市化关键在城乡统筹,要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以要素市场化为导向,以“三分三改”为核心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把推进城市化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促进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要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乡镇区划调整为契机,扎实推进强镇扩权工作,加快城市化进程。要以农房改造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抓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引导农民进镇入城。要全面深化其他配套改革,切实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保障农民进城后安居乐业。

(六)正确把握好体制机制与队伍建设的关系。机制活不活,导向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进而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进步。要继续深化强镇扩权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和内设机构的管理职能;要从创新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激励机制,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责任网络,通过实行项目工作推进机制、一线工作法、考核监督机制等,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形成干部干事创业、工作创优创新的浓烈氛围。

三、2011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龙港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力实施“1357”工程,为龙港“十二五”科学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就是要全力推进建设“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这一总目标,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发展等三大战略,切实按照 “思想大解放、城建大手笔、产业大发展、民生大改善、能力大提升”等五大任务,全力抓好“全国文明城镇创建”和“项目推进、节能减排、矛盾化解、清障除污、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攻坚战”等七大载体,扎实推进龙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龙港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建议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工业总产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人均纯收入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确定的目标要求。根据上述总体要求,2011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坚持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并举,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龙港经济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工业。按照“大平台、大企业、优品牌”的要求,重点打造工业大平台,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潜在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加快龙港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大平台。全力打造龙港城西新型工业园,启动2000亩工业用地控规和前期工作,破解企业用地瓶颈,做到产业基地逐步向西部转移。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方向,加快工业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改造提升纺织、塑编、印刷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礼品、不锈钢、微晶玻璃等新兴产业。培育大企业。要调整完善工业扶持政策,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培育瑞田、金田、新雅、康尔微晶、曙光、仪邦、如意礼品等龙头企业,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规模再扩张。不断完善政策和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实施更新型技改、配套型技改、错位型技改、零土地型技改。打响品牌战略。要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力发挥品牌效益,力争今年龙港上市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要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龙港印刷、礼品产业的前端创意文化,不断提升龙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主导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强化功能”的总体要求,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重点抓好水果市场、国际家居生活广场、文化休闲广场、江南宾馆、新龙华大酒店、汽车4S店和商业中心广场等一批骨干市场、酒店和广场建设,逐步完善服务业基础设施,构筑服务业发展平台。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积极引导传统商贸向规模经营和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建设商业特色街、步行街,发展一批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构建功能互补的商品流通网络。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积极推动传统运输、仓储、货代、流通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针对印刷业、食品药品等领域存在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比较突出的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认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降耗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深化污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整治。加大截污纳管工作,完成污水处理厂网管建设并运行,实现减排目标。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广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倡导节约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着力强化投资驱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把加大投资力度、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扩大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做到政府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部资本一起上,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建设、促进大发展。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突出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项目,全力以赴推进28个续建或新建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和组织协调,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全力突破政策处理、项目审批等难点。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好小城市试点培育工作三年项目规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着力抓好土地“转而未供、供而未用”专项清理工作。加强建设环境整治,从严惩治阻挠、破坏工程建设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坚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两手抓”,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和杠杆效应,加快构筑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同时以政府投入带动民间投资,积极打造投融资平台,做好资金平衡和融资对接,为我镇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2011年确保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带动形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齐抓,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举,努力抓好龙港商业综合体、文化休闲广场、湿地公园等十大招商项目。要拓宽招商领域,加快从制造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并重转变。要突出大项目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发挥“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要实施“龙商回归工程”,重点引导项目、资本、资源、信息、人才、技术等优质要素的回流。要优化招商服务,健全招商项目并联审批、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等制度,强化标后管理等制度,实行招商项目“一条龙”服务,着力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三)着力建设现代都市,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根据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精神和温州大都市副中心规划布局的要求,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在拉框架、强功能、提档次、优环境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龙港的集聚辐射能力。

高起点规划与建设。根据龙港城市总体规划,继续完善各项专业规划,更加注重与周边城镇的规划衔接,加快推进规划区内的控制性详规和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功能完善。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要求,紧紧抓住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带来的政策财政支持、各种要素保障等机遇,认真开展小城市试点工作,深化强镇扩权改革,完善小城市机构设置,进一步突破镇级体制束缚。按照温州大都市副中心的规划布局,根据“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建设龙港城市功能区;抓住乡镇区划调整和“两港合一”规划实施两大契机,不断拉开城市的空间框架,实现东西互动、南北呼应;加快龙港新区建设步伐,推动龙港城市由滨江时代向滨海时代跨越,着力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高度重视旧城改造,尽早出台旧城改造方案,加快旧城改造步伐。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集中力量,全力抓好龙港高级中学、体育馆、天然气管道、客运中心、220KV白沙输变电、110KV咸园变等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建环线、打卡口、续断路”的思路,全力突破城市发展瓶颈,重点抓好江滨路城南段、站港路、西三街、双排街等城区主干道改建拓宽,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布局,缓解城区交通压力;配合抓好沈海高速复线、南金公路、灵海公路以及灵溪至龙港快捷通道建设,进一步提高龙港交通对外接线能力。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进一步理顺城镇管理大队和环卫园林的体制机制,实现重心下移,全面发挥村(居)的力量,实现人人参与城市管理局面。坚持“堵”、“疏”结合,加大城镇管理投入,重视公共休闲设施、便民设施、便民服务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积极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全国文明城镇创建”目标,以“绿色龙港、美丽家园”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全镇绿化总量和绿化质量,完成300亩的村庄绿化和680亩的城镇绿化;大力开展“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居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扎实推进“城区河道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违章建筑整治”四大整治工程,实施“共建共享、文化优化、净化序化、亮化美化、惠民利民”等五大计划,努力创造水清岸绿、环境整洁、道路通畅、城乡建设秩序良好的创业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四)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城乡统筹为根本方法,以要素市场化为导向,以“三分三改”为核心,以农房改造为切入点,以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为保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

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抓住国务院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以“三分三改”为主要内容,通过股改、地改、户改,推进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加大对河底高村、金钗河村等资产量化股改试点力度,不断深化农村各领域各层面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城中村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城中村改建社区。大力发展和引导规范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出租方式参与专业合作社。继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房保险,着力抓好县标准海塘鳌江段和朱家站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等,进一步健全农村防汛防台体系,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特色、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和壮大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严厉禁止粮田抛荒,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深入实施农业“强龙工程”,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市场、上规模、连基地、带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形成和壮大。进一步加强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检措施,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支撑体系。

大力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根据省委建设“美丽乡村”的部署,结合“百十工程”建设,加大中心村培育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农村新社区,促进农村“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继续深入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和农房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旧村改造,启动7个村农房改造试点,规范农居建设。突出抓好一批农村社会公共公益项目建设,特别是农村环境整治和改水改厕工程,努力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建设14个“美丽乡村”合格村和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五)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发展和惠民的有机统一,切实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全力做好文教、安居等“十大民生”工程建设,有效保障和全面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事业从保障基本生存需求向保障发展需求提升,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统筹配置效率,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开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区卫生所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加快“文化龙港”建设,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保持计划生育攻坚态势,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机制建设,严格责任追究,努力实现晋级升位目标。

加大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注重从政策、制度层面解决突出问题,在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健全信访“六个一”工作机制,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继续推进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五站式服务”,在第一道关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平安重于一切”,深入开展反“两抢”、禁毒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邪教活动,坚决遏制刑事犯罪高发势头。深入开展“清障除污”攻坚战活动,继续打击地霸、市霸行为。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抓好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公共场所、重点人群、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优化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交通、消防、食品和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健全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进“十二五”发展,做好今年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创先争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为推进龙港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突出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力争在2月底前基本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任务,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着力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体系,推行“四议两公开”做法,规范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继续实施“领头雁”工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服务承诺、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民主管村、依法治村、富民强村的能力。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干部“常回村看看”活动。稳步推进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重视农村党员发展,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争创“活力和谐企业”活动。

(二)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要求,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责任网络。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网格化管理、五站式服务”工作模式,深入开展“比学帮”活动,推动班子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一线抓落实,全力以赴解难题。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力度,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得实惠,让“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人有危机、有代价,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教育崇廉、制度保廉、监督促廉、惩治严廉、改革创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弘扬廉政文化,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利益观,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案必查,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大力支持镇人大、镇政府、政协联络组依法依章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统一战线和宗教工作,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做好老龄和老干部工作,加强慈善、残联和关工委等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和人防工作,发挥民兵预备人员突击队作用。重视人民武装工作,继续做好双拥工作。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志们,事业成败,关键在干,根本在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发扬当年“农民造城”的创业创新精神,强攻猛进抓发展,凝心聚力筑和谐。龙港要再名星、再辉煌,就必须要树立“慢进也是退”的发展理念,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激发全镇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努力取得新的辉煌;龙港要崛起跨越、独立鳌头,就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推进龙港跨越发展的信心和扎实工作的决心,努力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龙港要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建设大平台,实施大动作,进一步落实责任,积极有为,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形成敢抓敢管、善作善成的强大推进力,扎实推进龙港经济转型、城镇转型、社会转型发展。

同志们,新的蓝图,新的使命;新的起点,新的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苍南县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励精图治,团结拼搏,大干快上,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十二五”开局的各项工作,向建党90周年、建县30周年献礼!


推荐访问:工作报告 镇党委 精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