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教学设计(全文),供大家参考。
《海岛冰轮初转腾》教学设计
学
科
音乐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 课
题
《海岛冰轮初转腾》
教
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跟录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的片断,实践体验京剧锣鼓经的节奏读法。
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感受中国国粹一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和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
学
重
点
欣赏京剧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并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学会常见的锣鼓经的念法。
教
学
难
点
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教
法
启发引导法
视听法
积极评价法
学
法
体验法
总结归纳法
讨论法
小组合作法
附
页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新
课
导
入
屏幕投放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片段
1、这首诗描绘的是谁的故事? 生:杨贵妃的故事。
2、杨贵妃的故事在我们很多诗歌、戏曲、曲艺、小说、影视等都有描绘过,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京剧《贵妃醉酒》的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里面描绘的就是杨贵妃的故事,在学习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京剧的起源故事。
3、1.大屏幕播放《同光十三绝》的视频资料片段。
师讲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历史,1790 年四大徽班 欣赏 思考
从 学 生 熟 悉的 诗 句 片 段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 而 引 入 课题
(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至今 200 多年的历史。
海
岛
冰
轮
初
转
腾
京剧介绍
2.京剧有哪四大行当?怎样区分生、旦、净、丑各自的分类?(教师出示图片讲解)
①生:老生(成年男子)、小生(未成年男子)、武生(分长靠、短靠及猴儿戏)、红生和娃娃生。
②净:俗称大花脸,扮演粗犷、豪迈的男性,声音厚重、音量大。有“铜锤花脸”、“驾了花脸”、“武花脸”等。
③丑:角色诙谐、滑稽的人物。分文丑(有方中丑、袍带丑、老丑、茶衣丑并兼彩旦、婆 子 ) 和 武 丑 ( 又 称 “ 开 口 跳 ") 等 。
了解京剧的起源与分类 为 学 习 感 受乐 曲 奠 定 基础,通过图片示 范 激 发 学生 学 习 的 积极性。
④旦:为女生人物扮演,有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
“旦”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性格稳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表演时绝不手舞足蹈,而是惯用大段的演唱和念白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性格活泼的少女为花旦;以武技表演见长的叫武旦也称刀马旦。另外,还有一-种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一体,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花衫。京剧的四大名旦都擅长花衫的演技,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屏幕投放梅兰芳的剧照),“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在 1918 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梅兰芳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
者,他在抗战战争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日本邀请的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下面我们来欣赏梅兰芳先生表演的《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欣
赏
一、视频欣赏、提出问题:
1、这段京剧的唱腔有什么特点? 2、这段京剧表达了演唱者怎样的心情? 3、仔细观察演唱者的身体语言有什么特点? 二、师生总结
此唱段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唱腔,,表现了杨贵妃等待爱人,而爱人未现的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三、再次完整欣赏视频,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后用手指轻轻敲击手心的方式,
欣赏
交流
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受力。
教师带领学生边打板边随乐哼唱前两句,体会唱段的特点与情绪。
师着重讲解旋律中的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带领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用鼻音和口里含水的感觉唱出句子。
师邀请两位同学尝试唱出《海岛冰轮初转腾》的前两句。
四、师带领学生念京剧的锣鼓经,并学着演奏两段锣鼓音乐。
所谓"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
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记谱法,例如"台"代表小锣、"匡"代表大锣、
"七"代表铙钹等,所以【慢长锤】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师带领学生学习两段锣鼓经的念法并尝试演奏,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五分钟的练习后请各组代表上台演奏。
请各组互评,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京剧,作为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声腔艺术、纷呈多变的表演形式、流派众多的文化底蕴,集中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称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希望同学们能走近它、学习它、传播它、继承它,发扬它,让我们的国粹走向世界!
板书设计 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锣鼓经:
小锣:台
钹:七
大锣:匡
小 组 合 作 探究
通 过 小 组 合作 探 究 的 方式,激发学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