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第二节__拉深件工艺性

时间:2022-07-08 10: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节__拉深件工艺性,供大家参考。

第二节__拉深件工艺性

 

  第二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

 一、拉深件的形状

  拉深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轴对称零件在圆周方向上的变形是均匀的。模具加工也容易,其工艺性最好。其它形状的拉深件,应尽量避免急剧的轮廓变化。

 如图 4-10 所示为汽车消声声器后盖,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形状简化后。使生产过程由八道工序减为二道工序,材料消耗也减少了 50%。

 又如图 4-11 所示的半球形拉深件,在半球形的根部增加 20mm 的直壁·可有效地解决起皱问题。

 图 图 4 4- - 10 消声器后盖形状的改进

 a)

 改进前

 b) 改进后

  图 图 4 4- - 11

 半球形的改进

 对于半敞及非对称的拉深件,工艺上还可以采取成双拉深,然后剖切成两件的方法,以改善拉深时的受力状况(图 4-12)。

 图 4-12 成双冲压的例子

 二、拉深件各部分尺寸比例

  拉深件各部分尺寸的比例要恰当。应尽量避免设计宽凸缘和深度大的拉深件(即 ),因为这类工件需要较多的拉深次数。如图 4—13a 所示工件上部尺寸与下部尺寸相差太大,不符合拉深工艺要求。要使它符合工艺要求,可将它分成两部分,分别制出,然后再连接起来(图 4-13b)。

 图 4-13 拉深工艺性的比较 如果工件空腔不深,但凸缘直径很大,制造也很费劲。如图 4—14a,需 4~5 次拉深工序,还要中间退火;如将凸缘直径减少到如图 4—14b 所示,不用中间退火,l~2 次拉深工序便可制成。工件凸缘的外廓最好与拉深部分的轮廓形状相似(图 4—15a);如果凸缘的宽度不一致(图 4—15b).不仅拉深困难,需要添加工序,还需放宽切边余量,增加金属消耗。

 3 , 2 d d h h  凸

  图 4-14 凸缘直径合适与否

  图 4-15

 凸缘外轮廓形状合适与否 三、拉深件的圆角半径

  拉深件的圆角半径要合适,应尽量大些,以利于成形和减少拉深次数。

 拉深件底与壁、凸缘与壁、矩形件的四壁间圆角半径(图 4—16)应满足 。否则,应增加整形工序。

 如增加一次整形工序,其圆角半径可取 。

 图 4-16

 拉深件的圆角半径

 1 2 3, 2 , 3 r t r t r t   1 2(0.1~ 0.3) (0.1~ 0.3) r t r t   ;

 四、考虑拉深见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拉深件由于各处变形不均匀,上下厚度变化可达 1.2t 至 0.75t(见图 4-17)。

 图 图 4 4- - 17

 拉深件壁厚 变化情况

  t—毛坯壁厚

 多次拉深的工件内外壁上或带凸缘拉深件的凸缘表面,应允许有拉深过程中所产生的印痕。除非工件有特殊要求时才采用整形或赶形的方法来消除这些印痕。

 五、拉深件上的孔位布置

  拉深件上的孔位布置要合理,应设置在与主要结构面 (凸缘面) 同一平面上,或使孔壁垂直于该平面,以便冲孔与修边同时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图 4 一 18 所示为拉深件上孔位的比较。

 图 4-18

 拉深件上空位的比较 拉深件侧壁上的冲孔。只有当孔与底边或凸缘边的距离 时才有可能(图 4-19b)否则这孔只有钻出(图 4-l9a)。拉深件凸缘上的孔距应为:

 (图 4-20)

 拉深件底部孔径应为:

 (图 4-20)

 t d h   21 1 2( 3 2 ) D d t r d    1 12 d d r t   

  图 4-19

 拉深件侧壁上的冲孔

 图 4-20 拉深件上孔位的合理设计 六、拉深件的尺寸精度

  拉深件的制造精度不宜要求过高(包括直径方向的精度和高度方向的精度)。在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精度不应超过表 4-l、表 4-2 和 表 4-3 中所列数值。

 表 表 4 4- -1 1

 拉深件直径的极限偏差

  ( 单位: cm ) 材料 厚度 拉深件直径的基本尺寸 d 材料 厚度 拉深件直径的基本尺寸 d 附

 图 ≤50 >50~100 >100~300 ≤50 >50~100 >100~300

 0.5 0.6 0.8 1.0 1.2 1.5 ±0.12 ±0.15 ±0.20 ±0.25 ±0.30 ±0.35 - ±0.20 ±0.25 ±0.30 ±0.35 ±0.40 - - ±0.30 ±0.40 ±0.50 ±0.60 2.0 2.5 3.0 4.0 5.0 6.0 ±0.40 ±0.45 ±0.50 ±0.60 ±0.70 ±0.8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注:拉深件外形要求取正偏差,内形要求取负偏差。

 表 表 4 4- -2 2

 圆筒拉深件高度的极限偏差

  (

 单位:mm

 )

  材料厚度 拉深件高度的基本尺寸 h 附

 图 ≤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 >1~ >2~ >3~ >4~ >5~ ±0.5 ±0.6 ±0.7 ±0.8 ― ― ±0.6 ±0.7 ±0.8 ±0.9 ― ― ±0.7 ±0.8 ±0.9 ±1.0 ±1.2 ― ±0.9 ±1.0 ±1.1 ±1.2 ±1.5 ±1.8 ±1.1 ±1.3 ±1.5 ±1.8 ±2.0 ±2.2

 注:本表为不切边情况达到的数值 。

 表 表 4 4 – 3 带凸缘拉深件高度的极限偏差

 ( 单位:mm)

 材料厚度

 拉深件高度的基本尺寸 h

 附

  图

 ≤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 >1~2 >2~3 >3~4 >4~5 >5~6 ±0.3 ±0.4 ±0.5 ±0.6 ― ― ±0.4 ±0.5 ±0.6 ±0.7 ― ― ±0.5 ±0.6 ±0.7 ±0.8 ±0.8 ― ±0.6 ±0.7 ±0.8 ±0.9 ±1.0 ±1.1 ±0.7 ±0.8 ±0.9 ±1.0 ±1.1 ±1.2

 注:本表为未经整形所达到的数值。

 产品图上的尺寸应注明必须保证外部尺寸或内腔尺寸,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

推荐访问:第二节__拉深件工艺性 第二节 工艺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