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掌握这个法则,让楷书更“得势”(完整文档)

时间:2022-07-08 19: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掌握这个法则,让楷书更“得势”(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掌握这个法则,让楷书更“得势”(完整文档)

 

 掌握这个法则,让楷书更“得势” 书法屋 2019-09-27 18:22:23 避就穿插的结体规律主要适应于合体字,不排斥独体字,只是二者互有侧重而已。

 合体字侧重于部件,独体字则侧重于笔画。

 避就穿插主要是说书写汉字时要注意笔画与笔画间、部件与部件间必须进退揖让,迎合融贯,切不可各自为政,貌合神离,或是互不牵涉,离心离德。

 当然,为了避就穿插,不惜损伤部件本身的和谐性,硬生生地将部件扭曲变形肢解拆卸也是不行的。

 相比较而言,重心平稳和疏密匀称的规则直观表面,一望便知,避就穿插的规律则要曲折隐晦、难以领会得多,往往为习书者尤其是初学者所忽视、所为难。

 其实衡量一个字是否注意了避让穿插,方法并不复杂。

 对于大多数的字而言,如果能用一条直线将组成该字的部件轻而易举地分开来,十有八九该字未注意好避就穿插;反之,只能用一条曲线才能将部件勉强区分开,则大多实施好了这一原则。

  不过,像“则”等一些字需另当别论。而事实上,像“则”字左右两部虽能用直线截然分开,但立刀旁的短竖宜与左部偏旁稍紧,与自身构件之竖钩稍松的书写方式却也正是避就穿插这一结体原则的鲜明体现。

 同时我们来看看楷书中小细节的大功夫。

 “厂”字,是汉字中的主要部件之一,虽然只有两画,却不易写好。其主要原因是,横与撇要在同一位置上起笔。即在横画写完后,撇画的起笔要从横画起笔的相同位置开始。两个笔画的起笔,在同一位置重合,双倍的水分必然形成较大的洇渗,成为一个墨团。

 对于这种情况,古人早有对策:两个笔画相接时,第 2 个笔画不再起笔,直接书写笔画,使两个笔画共用一个起笔,从而避免墨团的产生。

 应该说,这是个十分科学又非常有效的办法,古今书人莫不遵守。然其不足处是,省略了起笔的笔画,总不及有起笔的笔画那样独立与完美。

 除了第 2 笔省略起笔,还有没有其他避免横与撇重复起笔的办法呢? 我们以欧体为例汇总看个图:

 欧公对此有 5 种不同的处理。分别是:撇画高起、撇画下落、撇画右移、撇画尖起、横画尖起和横撇俱尖。

 图中,前 3 种都是以移动撇画的位置来避免横与撇的起笔重合;后 2种是将顿笔的起笔改为“尖起”,而“尖起”的起笔,等于没有起笔。这种以笔画的微小变化来化解重复起笔的办法,体现了欧公的功力与高明。

 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欧公处理横撇相接之三法:

 1 、笔画分离(横与撇分开并远离); 2 、笔画移位(改变了横、撇笔画的各自位置,使之不能重合); 3 、以虚对实(增加了“ 尖起” ,以对“ 顿起” )。

 另外,“尖起”之撇,尖起尖收,如同兰草之叶,故称“兰叶撇”。该撇始于行草书与绘画,欧公大胆“引进”并成功楷化,成为欧体的代表性笔画。

 正是:细微变化,却有非常效果;区区小处,更能体会大师。

推荐访问:掌握这个法则,让楷书更“得势” 得势 楷书 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