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垃圾场封场工程环评报告公示(精选文档)

时间:2022-07-15 10: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垃圾场封场工程环评报告公示(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垃圾场封场工程环评报告公示(精选文档)

 

 垃圾场封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送审 版)

  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2 年5 月 月

  修改清单

 序号 专家意见 修改情况 1 复核三条处理线及渗滤液处理车间与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关系,明确两户居民与本项目距离 两户居民已拆迁;P35;附件 9 补充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 2 补充运输路线的环保目标 P35-36,附图 8 2 给出项目整体工程建设内容,列表分别给出 132 万立和 80 万相对应的工程建设内容、环保措施、污染源强 P38-42;P64-70 明确工程中土地修复的建设内容并分析其环境合理性 P61 复核工程总平面布置,说明筛分车间构筑物型式及设计参数 本项目筛分工序为露天作业;P49 复核原位回填量 P61 3 充实132万立和80万立工程的实施情况调查,包括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平面布置、物料平衡 P38-42、P46 污染治理措施设计参数和效果及运行制度、施工运行调度及检测制度 P166-172;P178;P182-184 运行期平面布置图、污水导排布置图、晾洒场位置及布置图、不合格土壤临时贮存区位置、骨料等处理后产物场内临时贮存布置图 附图 3、附图 4 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具体去向 P66-67、P70 补充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源及厂界、筛分物的监测数据,说明 132万工程是否存在环境问题 P65、P68、P134-152; 附件 6 4 结合实测数据分别给出垃圾填埋场开挖和筛分工序的污染源强 P68 复核渗滤液水质水量 P67 补充污水处理分段去除效率并分析污水处理出水达标的可靠性 P68 分析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污泥去向的合理性 P70 结合工程处理后的腐殖土的检测结果明确是否产生不合格腐殖土及具体数量 P66、P70; 附件 5 补充不合格腐殖土委托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处理的协议及具体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检测报告及最终去向 P133 附件 4;附件 7 分析垃圾筛分产生的筛分土、砖瓦类全部用于本项目场地回填的可行性,分析 80 万立工程重大变动的环境合理性 P133;附件 7 5 补充工程实施的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P71-72 结合污染源(环保设施)、厂界及周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工程实施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污染源及厂界达标的可靠性,定量说明环境影响程度 P64-71、P167、P170 6 结合地下水流向、保护目标等明确地下水评价范围确定依据,明确地下水采样点布置的参照点 P78 复核地下水检测点位设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说明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合理性 P77-18 核实区域地下水超标原因及与南山垃圾场的关系,核实地下水超标范 P84

  围,结合地下水污染因子、污染程度提出区域地下水污染管控措施 7 核准项目规划地类及土壤标准,复核土壤评价等级及监测点位数量,说明监测点位设置的合理性 P26-27、P85 8 复核大气评价内容,包括根据复核后的源强核准大气评价等级 P23、P88-115 复核大气估算结果 分析废气治理措施调整前后的环境效益和合理性 P179 9 复核是否产生废液压油、废机油等危险废物 P66 补充说明各种固休废物的厂内暂存措施和环保要求 P156 结合后期场地修复等环保要求,分析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途径的合理性及回填场内的合理性 P61、P135-155 10 充实公众参与的合规性、有效性和代表性、真实性 P189-190 11 核实环保投资,充实环境监测方案 P178、P184-186 12 充实附件附图,包括土地规划用地类型的意见、各种协议、运行过程的监测数据、各种平面布置图、地下场导排系统布置图、治理前后场地地形图 详见附图 3、附件4、附件 6、附件 7、附件 8

 垃圾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

 目

 录

 修改清单........................................................................................................................ ii 概

 述............................................................................................................................ 1 第一章 总则................................................................................................................ 14 1.1 编制依据......................................................................................................... 14 1.2 评价原则......................................................................................................... 17 1.3 评价目的及评价重点..................................................................................... 18 1.4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9 1.5 环境功能区划................................................................................................. 21 1.6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21 1.7 环境评价标准................................................................................................. 29 1.8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34 1.9 总量控制指标................................................................................................. 36 第二章 工程分析........................................................................................................ 37 2.1 工程概况......................................................................................................... 37 2.2 工程分析......................................................................................................... 49 2.3 工程污染源分析............................................................................................. 64 2.4 环评落实情况................................................................................................. 71 2.5 企业现存的主要环保问题............................................................................. 72 第三章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4 3.1 自然环境概况................................................................................................. 74 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6 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8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8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88

 垃圾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第五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70 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70 5.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70 第六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79 6.1 经济效益分析............................................................................................... 179 6.2 社会效益分析............................................................................................... 179 6.3 环境效益分析............................................................................................... 180 第七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82 7.1 环境管理....................................................................................................... 182 7.2 环境监测计划............................................................................................... 186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89

 附件 1 原环保手续 附件 2 监测数据 附件 3 可研批复 附件 4 废物处理相关文件 附件 5 腐殖土及原土检测报告 附件 6 原有工程监测数据 附件 7 本项目运营阶段监测数据 附件 8 白山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摘录)

 附件 9 白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 附件 10 地下水风险管控方案 附件 11 施工管理日报表 附件 12 专家意见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 3 平面布置图

 垃圾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III 附图 4 污水导排布置图 附图 5 监测点位图 附图 6 声功能区划图 附图 7 现场监测图 附图 8 运输路线图

 垃圾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概

 述

  一、建设单位概况 南山垃圾填埋场,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市区东南侧,隔 303 省道与市区距离约 300m。1993 年初由白山市政府依地势将该区域划定为指定城市垃圾场,收纳白山市城区生活与建筑垃圾,初期接收生活与建筑垃圾 350m 3 /d,后期达到1300m 3 /d,目前垃圾场占地约 8hm 2 。南山垃圾填埋场采用简易填埋方式,没有建设防渗系统和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缺乏填埋气导排及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填埋作业方式不规范,运行二十多年来一直存在环境污染问题,2018 年 5月南山垃圾填埋场正式停止使用,已不再接收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二、建设项目由来 截止2020年12月,南山垃圾填埋场已对132 万m 3 现存垃圾完成筛分处理,并且按照原勘察文件对存量垃圾的处理开展了相应的环保手续,施工过程随着垃圾开挖分选的推进,发现地下仍有存量垃圾,随后组织进行补充勘察,根据勘测结果,设计单位测算剩余垃圾存量约为 80 万 m 3 ,为彻底解决垃圾场环境风险隐患问题,按照环保要求,需对所有存量垃圾进行筛分处理,完成南山垃圾场剩余垃圾堆体综合治理工程。

 《白山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垃圾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已于2020 年 4 月 15 日取得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白山环审字(表)[2020]13 号,除规模变化外,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受雨季影响,需要加快完成筛分任务,故此有如下变更:

 1、原有 132 万 m 3 生活垃圾随着垃圾开挖分选的推进,地下仍有存量垃圾。随后组织进行补充勘察,根据勘测结果,设计单位测算剩余垃圾存量约为 80 万m 3 ,合计白山垃圾场存量垃圾 212 万 m 3 。

 处理 80 万 m 3 垃圾产生的轻质物运至通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砖石、骨料等回填至场区。经检测合格的腐殖土作为垃圾填埋场覆土使用,未合格的腐殖土委托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外运处理,目前已经筛分完 210 万

 垃圾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m 3 垃圾,剩余2万m 3 垃圾未筛分对于筛分外运的腐殖土均已按批次进行了监测,尚未出现不合格腐殖土。渗滤液处理系统污泥,不属于危废,部分污泥回填至江源垃圾填埋场、靖宇垃圾填埋场,部分运至通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

 2、污染防治措施变更为移动式除臭技术+洒水喷淋,原有工程采用布袋除尘器及生物除臭法不具备实际施工条件,设备无法安装,因此整体除臭措施改为局部重点喷洒除臭剂的方式。

 3、原渗滤液处理工程采用“预处理+两级 DTRO”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200m 3 /d 的可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膜系统产生浓缩液采用“低能耗 MVR+烘干”的处理工艺,浓缩液处理规模 100m 3 /d。

 由于原施工单位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原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并不再继续实施剩余垃圾堆体的施工,因此原有渗滤液处理工程随之搬离。现施工单位变更为吉林省吉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白山分公司,渗滤液处理工程变更为:

 “一级纳米发生器+沉淀气浮一体机+A/O 生物接触氧化(二纳米发生器)+臭氧消毒+三级纳米发生器”。为避免因雨季产生环境污染隐患,保证雨季来临前达到预期治理成效,将渗滤液处理工程处理能力扩大至 400m 3 /d。

 现变更为“一级纳米发生器+沉淀气浮一体机+A/O 生物接触氧化(二纳米发生器)+臭氧消毒+三级纳米发生器”,处理能力为 400m 3 /d。

 综上,根据《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以及《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环评管理的通知》,项目工程规模发生变更(处置能力增大 30%以上),属于重大变更,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现有审批权限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使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环执法【2019】42 号文,本项目未批先建工程内容属于其文件内“十三 裁量特殊情形中 3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予处罚中的(1)违法行为(如“未批先建”)未造成环境污染后的。(2)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