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长津湖【4篇】

时间:2022-05-03 16: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津湖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长津湖4篇

长津湖篇1

《长津湖》一书读后感

  超越极限的血色军魂
  ——观《长津湖》一书有感
  原创黄爱民
  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战役长津湖战役的一部小说《长津湖》一直以来始终引起读者的广泛热议,我也抽空拜读了这部极具震撼力的心血之作,心灵受到极大震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书中所描绘的长津湖战役一直以来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美两国军事史上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军事研究领域的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长久以来,长津湖战役被称之为中美两国精锐部队在朝鲜战场上
  改变历史格局的一次强强对决,这场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因其背后所引发的我军在战役准备和展开阶段的仓促和局限,使得这段饱含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血战史一直鲜为人知。
  对于长津湖战役,网上各种媒体都有许多热议,但是当这部由军旅作家王筠倾其全部心血创作的小说,以艺术的写实手法再现了当年这段原本应该流传颂扬的战争往事,立即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直以来,我们都普遍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打出了国威、军威,展示了中国人勇敢顽强的不屈精神。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抗美援朝战争背后的种种深层次的故事,显然是一个禁区,我们一直在采取回避的办法对待这些有瑕疵的血泪之战。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部小说的火爆发售和热销,应该是一个正本清源的好事,值得一书。
  翻开此书,从字里行间跳跃出的是在那个朝鲜半岛叫长津湖的酷寒地带,毫无准备、几乎是仓促应战的我志愿军将士在冰天雪地的数九寒冬里,依然穿着春季的单衣单裤,吃着干硬的炒面,抓一团雪塞在嘴里,手里拿的仍然是极其简陋的武器装备,凭借着打败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万丈豪情,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一次次向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发起冲锋,杀出了中国军人令敌闻风丧胆的威风。
  心在颤抖,人在震撼。
  这样的战士,这样的军队,所拥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所有军人的荣耀,不愧是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传奇,这种不朽的民族精神应当大书特书,让先辈们的这种精神,去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树起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
  本书所展示的是1950年冬天,我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与美国海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狭路相逢,展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决战,"长津湖战役"在美国战史被称为"最艰苦的战役",而我们用称为"被遗忘的战争"形容它绝不为过。
  历史上称这场战役是整个朝鲜战场局势被彻底改变的重要拐点,志愿军官兵一举打破了美国人试图在1950的圣诞节前夕发起"结束朝鲜战争总功势"的计划,迫使当时世界上最为强悍的军事超级大国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
  令人可喜的是,这样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小说,并没有一味靠描写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前卫营一群可爱的官兵们的形象,以营长吴铁锤,教导员欧阳云逸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英雄的伟岸群像。
  书中的曹连长、孙友壮、老王头、李大个、吴一六、陈阿毛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刚刚结束的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带着胜利者的必胜信心,"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面对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美国军队,在极度寒冷的严酷冬天里,这群可敬的志愿军战士,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在行进途中不断自我调整,在极其艰危的环境下仍然奋起抗敌。
  说这是一群可爱的人,是因为书中出现的是一群有着鲜活个性、生动活泼的年轻人,包括了营长吴铁锤,教导员欧阳云逸在内,原本都是三十出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在开拔的过程中,尽管明知前方等待自己的是生命的付出和一腔热血的喷涌,但仍然不失年轻人的天真和幽默的本性,于是才有了"在鸭绿江边撒开了尿",等战争结束之后再回到这里"每个人浇上一泡尿"的感人而细微的描写,使作品在宏大的战争背景下,有了更多的人间温情的微观描写。
  这种点面结合,融局部于全局之中的生动画面,使得每一个战士个体的形象更为凸显,也因此而更加为他们后面的极悲壮的牺牲场面所铺垫,阅读起来既颇具感染力,也有很强的冲击力。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要重提那些不愿被揭开的伤疤,只是为了永远铭记这样一群共和国的军人,他们用自己的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新中国刚成立之后的朝鲜战火,让百废待兴的中国措手不及,而书中的我志愿军九兵团入朝参战显然是临危受命,极其仓促上阵。
  由于根本没有准备时间,陈旧的武器装备没有更换,过冬必备的棉装被都没有,加上许多官兵的心理状态还停留在打垮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心理优势上,没有战前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跟进,离开了这些原本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就让无数年轻的士兵在几乎毫无准备的前提下,走出国门,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去和最强悍的敌人作战,可以讲,以营长吴铁锤,教导员欧阳云逸为首的志愿军某部前卫营官兵,近乎就是一支"裸战"的敢死队。
  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让读者从一开始就带着很不平衡的战争对比心态,从内心为我们这些参战的官兵们提心吊胆,同时也为志愿军官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绝世勇气与牺牲精神所折服。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作者是站在了人性的光辉上,努力讴歌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度艰难环境下所迸发出的超强意志力和忍耐力,传递了无坚不摧强的信仰力量。
  我们的志愿军官兵,在没有棉衣御寒、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忍受又冻又饿的极端困难,在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扑向长津湖战场,在三天四夜的激烈战斗中,虽伤亡惨重,部队严重减员,仍配合兄弟部队重创美军一个整团,反复攻占死鹰岭主阵地,击落美军飞机,他们依托的是无比坚强的钢铁意志与崇高品质。
  看看这样画面就知道战争的空前残酷与惨烈吴铁锤营长因部下伤亡太多主动放弃攻取的阵地,被降为连长后带领剩余的战士夺回阵地;战士吴大个和孙友壮等伤病员因等不到救援,便自行朝北方向一路爬去……
  最为心灵震撼冲击力的画面恐怕早已被人们熟知,以教导员欧阳云逸为首的一百多人抢占美军必经战略要地1081高地后,因遭遇罕见暴风雪突袭,仍然顽强的坚守在阵地上,没有一个人逃脱或退缩,最后全部以俯卧战壕的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远不倒、巍然屹立的冰雕。
  当后来赶到1081高地的美军赶到志愿军守卫的阵地时,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积雪覆盖的战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一个地卧在自己的战斗位置……"此情此景也使美军的里兹伯格团长肃然起敬,"对着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人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我的浑身汗毛都竖立起来,人在颤抖,这种撞击心灵的画面久久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很久没有过这样的发至灵魂深处的震撼了,更没有因一部小说而长久的激动不已。
  许多时候,我一闭上眼就会浮现那些经典的冰雕形象,真希望能够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之生死于度外的革命乐观主义艺术而直观地重现在银幕和银屏上,让一代又一代后辈们永远不忘这些原本就不该被遗忘的英雄们。
  我要为那些长眠于长津湖山头的英雄们大声祷告,让他们不死的精神成为今天我们不可替代的支柱和丰碑。
  安息吧,先烈们!

长津湖篇2

迟浩田谈抗美援朝长津湖:没见过冻死这么多人(1)

2011-08-12 08:19:59 中华网论坛 【大 中 小】

志愿军79师在长津湖战斗发起前举行宣誓

    迟浩田(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我第一次看到,战士瞪得眼睛很大,笑咪咪的,脸上都是冰,一化以后看那很安静的,这种场面确实我从来没见过,没见过一次冻死这么多人。

    陈晓楠:60年前,朝鲜战场的长津湖战役打到最后阶段的时候,美军陆战一师部队开始拼命的突围,而志愿军9兵团的目的呢就是要把围困的美军消灭在长津湖,一个要打,一个要跑,一个凭借着精良的装备且战且退,一个保卫家国杀敌心切。

    陆战一师作为美国部队当中最王牌的师团,以现代化的战争手段不断的冲破志愿军的层层包围,在最后关头,志愿军9兵团找到了一个阻击敌人的绝佳地点,那就是水门桥,只要炸掉这座大桥,美军将无法跨越万丈深渊的峡谷,水门桥成为了陆战一1师生死攸关的一道屏障。

    美军陆战第1师且战且退 水门桥成其生死屏障

    解说:水门桥位于长津湖古土里以南的六公里处,桥下就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陆战第1师众多的汽车、坦克都必须经过这个大桥,才能够撤出长津湖地区,而通过了这座大桥之后就是黄草岭,朝鲜东部扇区的最后一个山头。此后地势就会极为平坦,能够直通位于兴南的港口,陆战一师的机械化部队就可以快速的摆脱9兵团的追击,而如果水门桥被破坏掉的话,陆战一师无路可绕只能被堵截于此,那将是志愿军消灭美军的最好时机。志愿军9兵团负责炸桥任务的部队一早就穿插到了水门桥下。

    徐邦礼(原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2营6连指导员,现83岁):为了封锁这个桥,他有一个坦克营,他叫作分团,美国叫作分团,坦克分团。叫我们讲就是一个营,他有40辆坦克,一字摆开在那里。那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个大桥拿下来。

志愿军挺进长津湖

    志愿军组建敢死队 三次炸毁水门桥阻击美军

    解说:12月1日,志愿军发起了突然性的攻击,让守桥的美军措手不及,水门桥被成功炸毁,可是第二天,美军工兵部队就用一座木桥进行了修复。12月4日,志愿军再度出击,第二次将美军架好的桥梁炸毁,而美军又在原桥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钢制桥梁,使其恢复通行。水门桥两次被炸两次修好,它的存在等于给了陆战第1师一线生机。

    姜庆云是27军80师240团3营7连的连长,也是这次负责炸桥任务的部队之一,他马上又调集两个排的兵力组成了一支敢死队,发起了第三次摧毁水门桥的行动。

    姜庆云(原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3营7连连长,现83岁):我带了一个步兵排加一个重机枪班是20多个人,当时美军这一梭子打倒七个人,牺牲了三个人,四个负伤了,其他的人还在继续前进呢,继续向桥头走,离着桥头就有四五十米。

    解说:美军守桥部队早就有所准备,水门桥修好之后就部署了重兵,姜庆云的敢死队都反穿着棉袄,让白色的内衬成为雪地里的保护色,借着漆黑夜色一边冲锋一边隐蔽,每个战士身上都背着几公斤的炸药,想要冲过美军的机枪火力网。当时,姜庆云就在密集的子弹中负伤了。

    姜庆云:这里一发这里一发,两发。一失血就没有力量了,人一失血无能为力。

志愿军出其不意,迂回包围敌人

    解说:12月6日晚上,姜庆云的战友们第三次冲过了美军的阵地,用血肉之躯把新架设的大桥和根部基座全部炸毁。

    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报告给了陆战第1师的师长史密斯,史密斯率领陆战一师突围数日,虽然每天也都伤亡不断,但战斗序列并没有被打散,可目前的情况,志愿军9兵团20军、27军紧追不舍,26军也在步步逼近,如果水门桥不能通行,陆战第1师就会被压制在绝壁的边缘,志愿军绝不会错失这次进攻的机会。

    史密斯现在对志愿军的部队已经有所了解了,这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由着超乎寻常的意志力,那些不断追击的志愿军并不惧怕强大的火力,他们总是冲锋到距离美军二三十米的时候,开始投掷手榴弹,严寒的天气把他们的手都冻肿了,甚至无法拉出手榴弹的拉环,有的士兵跑掉了鞋子依然都不会放弃。

    想到这里,史密斯师长心底泛起了一丝绝望,中国的军队绝对不只是想把美军赶出长津湖这么简单,他们的目的是想要全歼陆战一师。史密斯不敢耽搁,他第一次用焦急的口吻要求美军的司令部想办法,否则的话陆战一师将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张克勤(某集团军军史馆主任,现75岁):我们的战术比较灵活机动,而且这都是解放战争时候的老兵,都有战斗经验,虽然在南方打仗雪地经验不足,所以我们冻伤了那么多人,如果不冻伤那么多人,那打的更好。

    解说:陆战一师身陷绝境,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联军司令部,美军高层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陆战一师葬送在长津湖,这个王牌师可是美军的一面旗帜,这不单单是一场战斗的失败,而是会让整个美军都颜面扫地。因此,负责后勤的美军部队连夜部署,在日本三菱重工制作了8套M2型钢木标准桥梁,用C—119运输机在凌晨运往一千多公里以外的朝鲜水门桥附近。

    9点30分,用巨型降落伞直接空投到了美军阵地,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施工,陆战一师的工兵部队于8日下午四点钟架桥成功。

    这一天,长津湖的气温又骤降到了零下38度,20军58师两个连的部队在水门桥边的高地上阻击美军。陆战第1师也意识到周边的高地上会埋伏,在通过大桥之前,就派先头部队进行侦查,当美军的士兵摸到山头上之后,他们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陈晓楠:为了阻止陆战一师从水门桥上通过,志愿军9兵团在水门桥边上的高地上埋伏了两个连的兵力,本来呢他们将会在美军通过的时候发起攻击,就连美军也都很奇怪,为何在水门桥没有见到志愿军的影子,在心存侥幸的同时,他们派遣侦察兵在附近的山头搜索,在冰天雪地里,他们发现了志愿军的身影。

    解说:在水门桥附近的高地上,志愿军一个连的官兵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注视着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全部冻死在山头上。全部化作了晶莹的冰雕,整整一百多人的连队,幸存者仅仅是一个掉队的战士和传达命令的通讯员。

    纵观世界战史,也只有中国,只有中国的军人才有这样的战斗精神。

    吕焕言(原志愿军20军60师178团1营2连班长,现88岁):在敌人逃走的时候,下来时我们经过一个阵地,亲眼看到有两个排的战士都坐在公路边等待敌人逃跑的时候追击、消灭敌人,枪都竖着靠在身上,人都坐得笔挺,全部冻死了。

    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我第一次看到战士,瞪得眼睛很大,笑咪咪的,脸上都是冰,一化以后看那很安静的,这种场面确实我从来没见过,没见过一次冻死这么多人。

    解说:直到现在,迟浩田将军提起长津湖还是唏嘘不已,迟浩田是山东招远人,小的时候曾经和父亲一起闯关东,因为有东北生活的经历,在严寒的天气中,迟浩田的父亲就曾经教过他很多御寒和防止冻伤的方法。

    迟浩田:冷的时候不要用热水,用雪来搓手搓脸没事。我别的事没记住,这个话我记住了。一冷了马上拿雪搓一搓,再搓脸,所以我是全营唯一没有冻伤的。

    解说:当志愿军的追击部队抵达水门桥的时候,他们目睹了自己战友悲壮的场面,在冻死的战士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战士叫宋阿毛。在他的上衣兜里找到了一张纸片,写着这样一段话,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晚上6点钟的时候,陆战一师一万多名士兵,一千多辆汽车坦克通过了新架设的水门桥,在美3师的接应下,他们终于走出了长津湖地区的崇山峻岭,开始向兴南港方向撤退,志愿军9兵团依然锲而不舍的追击,唯一可惜的是第26军直到美军通过了水门桥才在齐腰深的大雪中跋涉而来。

    陆战一师此时也是筋疲力尽的状态,26军没能及时赶到展开攻势,错失了全歼陆战一师的良机。

美陆战1师在长津湖

    马曰湘(原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地机炮连副指导员,现81岁):敌人都跑了,本来是要把陆战一师全部歼灭了,26军就这么个任务,我们一个营,在这个山头上就看见了敌人在下面跑,一个连是五个排,死了很多,再冻,实际上没有枪伤,都是冻伤的,主要是没吃饭,吃了饭肚子饱饱的,不会冻那么厉害,没饭,都饿得要命。

    解说: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战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根据志愿军的战后统计,该师编制人数约2.5万人,战斗伤亡约7000人,其中被俘及失踪约为2500人,另有冻伤减员约7300人,而陆战第1师的史密斯师长宣布,他们部队只阵亡了969人,因伤不治死亡163人,在战斗中失踪199人,在战斗中负伤5517人,而其中绝大部分也都是冻伤。

    就在陆战一师东线溃败的同时,西线志愿军部队也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美第8集团军展开猛烈进攻,取得了清川江围歼战的胜利,志愿军成功的收复了平壤。

    由于朝鲜北部美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失利,这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之前占领整个朝鲜的妄想。在志愿军殊死奋战的猛烈攻势下,他们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命令所有朝鲜北部的联合国军部队全部撤回到了三八线以南。

被美军称之“火炼狱谷”的山谷里的美军尸体。靴子和大衣均被志愿军剥去

    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严寒中的殊死决战,为整个朝鲜战场局势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战绩得到了中央军委的肯定。毛泽东评价说,9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12月12日,这一天是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的生日,而他的生日礼物却是美第10军在兴南港悻悻的装船撤退,除了陆战第1师之外,在这里登船的还有10万多美国陆军和南朝鲜官兵,17500台车辆坦克,35万吨物资,总共动用了109艘大型驳船。

    由于人多船少,陆战第1师阵亡士兵的尸体无法运走,师长史密斯在兴南港为他们举行了一场葬礼,一辆推土机在冰冻的土地上崛起一道深坑作为集体的墓穴,117具官兵的尸体排列在墓穴中,在牧师做过祷告后,覆盖了泥土插上了十字架,史密斯师长在墓地上沉思了许久。

    已经连续作战近20天,又冻又饿的志愿军9兵团依然没有放弃追击,这使得美军在港口上还有堆积如山的物资无法运走,他们只能连物资带港口用炸药进行了毁灭式的爆炸,并向9兵团的追兵施行了最后的打击,部署了2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3受火箭炮舰一字排开,以全部火力进行轰击。在整个兴南大撤退的过程中,美军仅舰炮就发射了3.4万发炮弹和1.28万发火箭弹,其火力猛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仁川登陆。

    陈晓楠:长津湖战役是中美两国最精锐部队的强强对决,一个刚刚建国不久的国家竟然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军事对抗,令人瞩目。

    而长津湖一战让从没有吃过败仗的陆战一师体验到了败退的滋味,志愿军9兵团当然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9兵团司令宋时轮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返回祖国的时候,曾经就在鸭绿江边面向长津湖方向的茫茫群山泪流满面,深深鞠躬。因为长津湖一战,有太多太多的战友无法再跟他浴血奋战了,有太多太多的弟兄没法跟着他回祖国。

    解说:志愿军9兵团三个军,总计兵力有10万余人,长津湖一战,9兵团战斗伤亡14000多人,冻伤减员近30000人,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的32%,严重冻伤达到22%。

    长津湖战役结束之后,毛泽东也知道9兵团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此希望宋时轮带着9兵团回到国内休整和补充兵员。而宋时轮拒绝了毛泽东的好意,在朝鲜战场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又投入到其他的战斗中。

    1950年12月15日,疲惫不堪的陆战一师终于抵达了釜山,在这里史密斯师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大家称赞他保存了这个师的建制,突破了志愿军的重重包围,史密斯成了陆战一师的英雄和救星。经历了长津湖战役,其实只有史密斯自己的心里知道,训练最有素、意志最顽强的陆战一师从死亡线上挣扎逃生有多么的狼狈。这支王牌部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即使在太平洋战争中,最残酷的登陆战役中有未曾有过,长津湖一战让官兵的信心和斗志都受到极大的挫伤。

    美国的军方为长津湖作战的海军陆战队一共颁发了17枚荣誉勋章,70枚海军十字勋章,是美军战史上为一次作战颁发勋章最多的一次。

    《时代》周刊杂志专门撰写文章,称长津湖战役是在美军历史上无可比拟的惨烈之战,是坚忍和勇气的史诗。

    志愿军9兵团的战士也对长津湖战役刻骨铭心,那凛冽的寒风,那飘飞的大雪,凡是打过长津湖的志愿军战士,多多少少都留下了一些冻伤的痕迹。

    现在60年过去了,还在世的这些老人都已经是八九十岁了。

美陆战1师史密斯师长在阵亡士兵的墓地

    范执中(原志愿军20军5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现81岁):现在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总感到一种遗憾。

    周文江(原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2营副营长,现86岁):这是一排长叫张宏才,这是二排长叫纪金夫,这是三排长,这些人都死了。

    解说:20军的周文江曾经和杨根思一起被评为“全国一级战斗英雄”,当时他们有4个人一起到北京受到毛泽东的接见,而这四个人中有三个长眠在了长津湖,现在唯一幸存的周文江只能通过这些照片,来追忆那些年轻的战友了。

    曾经在长津湖指挥过新兴里战斗的詹大南老人住院半年之久了,目前他的身体状态依然不容乐观,很多老志愿军战士在提起詹大南指挥战斗的时候都说他喜欢吹胡子瞪眼,难以想象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家当年在风雪席卷的苍茫夜色中,面对美军的眼神是多么的咄咄逼人。

    27军的黄万丰对于朝鲜战场一直耿耿于怀,他所在的部队在开赴长津湖的路上曾经路过一些被美军飞机轰炸的朝鲜的小村庄,黄万丰当兵有五六年了,打仗死人的事情见的多了,但朝鲜老百姓的残垣断壁中,一个哭喊的孩子让他动了侧隐之心。

    黄万丰(原志愿军27军81师243团1连连长,现81岁):这个小女孩是敌人轰炸把她父母都打死了,就剩5岁一个小孩子,连这个椅背高都没有,我带个人过去,我以前有条短裤子给她做一套衣服,叫通讯班的战士做他们手都很巧,做套衣服给小姑娘。

    解说:这个小女孩名叫娇静子,这么一个幼小的孤儿,黄万丰不忍心看着她饿死冻死,就把女孩暂时收养在身边,黄万丰当时只有21岁,完全不会照顾小孩,所以打仗的时候就把她放在后方,行军的时候就用担子把她挑上。虽然两人语言不通,但黄万丰对她关爱有加,形同父女。

    黄万丰:冬天的衣服又给她弄两床小被,这个小孩一开始饿的那样,给她点好吃的拉的厉害,那时候也没有药,我还偷偷的把我吃的给她吃半片。

    解说:1952年,黄万丰所在的9兵团回到了国内,从那个时候起,他就一直惦念着他曾经收养的朝鲜女孩,算起来,到如今那个女孩都应该有六十几岁了。

    黄万丰:那时候咱有一个规定,不能带朝鲜人回来,我给她三个月的吃的用的,我后悔在那儿了,这个女孩本来我想带回来,我是怕人家检查出来不让我带,我怎么办,我没敢带。

    解说:志愿军过中朝边境回到祖国的时候都兴高采烈的,但是黄万丰却伤心不已,边境上并没有什么检查的程序,小女孩其实可以顺利的带回中国,这让他一辈子都后悔不已。

    1982年的时候,黄万丰有幸又去了一次朝鲜,他作为曾经朝鲜战场的战斗英雄,成为了中朝友好代表团的成员,受到了金日成的亲自接见,金日成用流利的汉语向中国的老志愿军表示了慰问。在国宾级高规格的热情款待之下,黄万丰还是念念不忘娇静子。

    黄万丰:我还想去看看那个小女孩,跟外交部一说,算了吧,不要麻烦你们了。人家的军事博物馆那建设的相当好的,还专门上他那个分界线,看三八线,看美军在那站岗清清楚楚。但是车要从他那过,他不让走。

    解说:60年过去了,直到现在黄万丰的愿望依然没能实现,他和娇静子天各一方,一直没有机会再次相见,曾经打过长津湖战役的迟浩田此后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任国防部长。

    1996年12月,迟浩田率团访问美国,在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基地时,接待他的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上将私下里特别向迟浩田问起了长津湖战役的事情,因为他父亲就曾经在长津湖和9兵团交过手。

    迟浩田:他父亲是陆战一师的副师长,上校副师长,他说我父亲讲了后,讲到这件事,那是很激动,觉得一生难忘。你们志愿军飞机封锁轰炸挡不住,冰天雪地挡不住,大兵压境挡不住,不得了。我父亲费了很大的劲才跑出来,当时我告诉他,我们那时候基本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没大炮,完全靠勇敢精神,如果有现在的武器装备,那你父亲就当了俘虏了。

    解说:迟浩田向这位陆战一师的后人讲述了长津湖战役的经过,并且赠送给了他一本孙子兵法作为礼物,长津湖战役对于美军陆战一师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记忆。

    迟浩田:谈起这件事以后啊,有点像谈虎色变,被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顽强精神吓住了,后来,谈到吃饭时,敬你一杯。干杯好几次,交了个朋友。所以我们打出了威风,打出了顽强精神,为国家争了光。

    解说:60年过去了,当白雪覆盖了碧血,当岁月吹散了硝烟,志愿军9兵团战士冒着冰雪和严寒在荒山野岭中与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部队,与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1师惨烈厮杀,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在长津湖冰天雪地里战斗过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长津湖篇3

《长津湖战役》观后感

长津湖战役(The Battle of Chosin)发生在1951年11月27日,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位置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得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终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

老后视角

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然可爱。

战死的士兵在掩埋前保持冻结的姿势

被俘士兵的’脚冻成冰坨,陆战队士兵脱下鞋来,发现脚趾被冻掉在鞋中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非常谨慎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第7师31团遭到毁灭性打击,只幸存300余人,费思中校最后指挥突围时阵亡。

战斗结局

陆战一师最终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乘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这部影片中除了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解说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有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觉得,虽然没有胜利,但是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 。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9万多难民随着陆战一师撤离了,看这画面上那些妇女和儿童,感到一丝丝欣慰。

长津湖篇4


视角弘扬人性的光辉,讴歌生命的意 将其炸毁,其忠其勇其智其壮举,显现 义,诠释和平的价值,从而走出了传统 出其强大信仰支撑下的人生意义。还有 
的二元思维模式。对人性的讴歌既在整 欧阳云逸、向修远、黄天柱、李桂兰、李 个情节推进中有所反映,军人之间的友 大个、欧阳云梅、吴一六等,均给读者留 谊与尊重自然融于情节的推进之中,也 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诸多形象的细节予以表现,从而增 
精于营销。《长津湖》是主旋律作 
添了情节的蕴涵,凸显了主题的深刻与 品,但深受读者欢迎,在图书市场畅销, 
丰富,如中国军人对美国战俘的优待, 基点在于作品的高质量,而关键在于出 重大,是美国军队在战史上最远 ,'
的一次败退,表现了我军打硬仗、 敢打恶仗、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 意志品格,因而成为一种精神的象 征,具有定格历史的精神符号意 义。在极度残酷的寒冷恶劣的条件 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克服难以 想象的重重困难,不怕牺牲,屡挫 屡战,从顽强信仰中显示出不可战 胜的力量。凌子林、吴铁锤、欧阳云 逸等都坚持着战争必胜的信仰,怀 抱不变的家国情怀,最终挫败了装 备先进、齐全的美军王牌陆战一 师。对这场战争以生动的文学形式 予以再现,透过尘封的历史凸显坚 硬挺拔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国人在 国家主权遭受威胁时舍身相拼的 爱国情操,重塑了国家利益至上的 信仰精神,不但为部队官兵,而且 为当代中国人寻找精神原点,重构 精神信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提供了难得的生动教木才b 讴歌人性。相较于其他战争题 材小说,《长津湖》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以一种人文情怀观照历史,书 写战争,回归人性,从文化冲突的 美国战俘向中国军人多次致谢,美国军 官受到感化后向俘虏们喊话,中国军人 在极度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彼此关怀和 支撑,从而获得生命的新生。彰显人性 对于作品的意义在于达到了艺术的辩 证法,既表现志愿军的英勇无畏,也不 贬低敌军的强大与善战,从而突出“人” 的不可战胜,表现极度艰难环境下人的 意志力和忍耐力。这也正是战争的复杂 性所在。 
塑造人物群像。作品以长津湖作为 思维展开的中心和故事叙述的聚合点,
 笔触生动细致,语言凌厉冷峻,成功地 塑造了九兵团某部一系列血肉丰满的 人物群像,并且个性鲜明,与情节的推 进融为一体,有力地构建了一个多彩的 艺术世界。上至兵团首长,下至吴铁锤、 欧阳云逸、孙友壮等基层官兵,他们在 战争进程中均有不同的经历、体验,作 品形象细腻地展示了不同种群的军人 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人生追求,在个性化 刻画的基础上展示了军人的整体形象。 营长吴铁锤作为主角,出身皖南,家世 具有传奇色彩,性格不免暴躁但心思敏 捷,在战场上勇猛果敢,一往无前,舍生 忘死,其硬汉子精神不得不让人感佩。 他随身携带的“锣”让美国人闻风丧胆, 令之精神崩溃,但也因之而暴露志愿军 的信息,这就与其性格特征形成.
一种比 照与交融,因而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艺 术符号。孙友壮以血肉之躯与敌重型坦 克对峙,用捷克式轻机枪插进坦克履带 版社的有效营销,就是在如何让主旋律 
作品走进读者,贴近社会上做足文章。 湖南文艺出版社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军 事战争题材图书的创作与市场状态,分 析了主流图书市场的营销环境,深入把 
握读者需求,明确了营销目标,从而把 
《长津湖》与其他图书比较,进行市场定 
位,其中主要的亮点就是作品弘扬了一 种高昂的精神,而高昂的精神总有一种 打动人心的力量,特别是从当下社会环 
境来看,道德伦理和精神建设正面临着 
新的挑战,作为出版人,理应提炼和推 广国家精神。《长津湖》中传递的“信仰” 精神,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国家精神。 
也即《长津湖》一书张扬的精神旗帜本 
身就是营销亮点,为进入读者群提供了 内容基础。就这样,凸显出《长津湖》的 
内容亮点和精神主旨,就会与读者自然 对接,形成差异化市场与优势传播力。 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迫切 需要文学作品的支持,出版应该主动适 
应时政环境,并扩展读者面。同时,一系 列高效的营销活动,如新书发布会、作 家专访、通过活动引出话题、走进老部 队新书发布会等,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 作用,扩大了图书的影响力。另外,图书 本身的封面形象、装帧设计、色彩基调 
等均具个性化特征,发挥了图书语言的 
传播功能,特别是腰封以“改变世界格 局的强强对决,
超越生命极限的信仰力 量”作为主宣传语,形成了读者注意集 中区,激活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推荐访问:长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