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膳食营养:从“食不果腹”到“饮食有度”

时间:2022-10-21 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百姓膳食: 过去渴望“吃得饱”,如今追求“吃得好”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西汉时期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便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以朴素的辩证思想提出了时至今日仍具有借鉴意义的饮食见解,可谓最早的“膳食指南”。中国的现代营养工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几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

由于长期战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力孱弱、百废待兴。这一阶段的中国,物资极度匮乏,部分地区居民食不果腹。鉴于此,1953年,营养学家杨恩孚提出“谷类加工精白度应合理”,以减少浪费,增加口粮,即“八五面”和“九二米”的粮食加工标准。该建议被政府采纳并实施后,百姓“饿肚子”的情况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膳食的单调使得营养不良人群非常庞大。百姓餐桌上每日的食物以谷类为主,虽能基本满足能量的供给,但肉类、鸡蛋、奶类等动物性食物严重缺乏。考虑到当时的国情,营养学专家曾经倡导国家广泛种植和食用大豆。豆类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营养价值接近动物性蛋白质。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虽然百姓的日子依然比较拮据,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副食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也有所好转,百姓开始花心思关心自己的膳食营养。当时,蔬菜供应已较为充足,但肉类依然到逢年过节才可以享用。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中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统计显示,与1952年相比,1991年我国每人每年消耗的食物中,谷薯类食品增加18%,肉类增加181%,水产品增加154%,蛋类增加596%,禽类增加360%,植物油增加189%。199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已开始下降,而畜禽类、奶类、蛋类、水产品的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1982年相比,来自谷类、薯类食物的能量分别下降了4.5%、3.1%,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能量比例明显上升,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比例已能满足营养需求。由此可见,百姓的膳食构成趋于多样化,动物性食物成了很多人日常膳食的“主角”。

进入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吃得越来越“好”,但饮食结构不合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报告显示,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充足,但畜肉类吃得多,禽肉和鱼虾类吃得少;奶类、豆类和水果的摄入量虽有改善,但仍然不足;炒菜重油、重盐的危害也未得到居民的重视。好在随着营养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不少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膳食的健康与科学,努力做到饮食有度、营养均衡,并主动增加身体活动量,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营养与健康状况:不同时期面临不同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传染性疾病肆虐、地方病横行,百姓贫病交加。饥饿问题尚未消除,营养不良问题几乎困扰着整个中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营养素缺乏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有所缓解。但由于食物种类有限,我国百姓餐桌上的膳食仍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脂肪供给不足,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致使我国部分地区儿童佝偻病高发,缺铁性贫血在妇女和儿童中仍较普遍。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显著改善,人均期望寿命大幅提高,贫血患病率、成人营养不良的比例亦有所下降。但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一些“富裕病”的患病率悄然上升,超重、肥胖、心血管疾病在城市成年人中日渐显现。

21世纪以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持续下降,但营养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油脂和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过多,谷薯类、蔬菜等食物摄入不足,加之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使得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营养相关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成了现阶段我国居民突出的健康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显示,与2002年相比,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分别由8.5%、4.4%增长至11%、7.7%;城市成年男性居民腰围增加了3.3厘米,女性居民腰围增加了2.1厘米;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攀升。

营养工作: 坚持不懈,成效显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还在与饥饿和疾病做斗争的老百姓无暇顾及“吃的学问”, 但中国的科学家们早已把膳食营养视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1950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先驱机构——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成立。随后,该研究所做了一系列工作,如出版了《食物成分表(第一版)》、首次进行了全国营养调查等,对全民营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初的十余年里,营养素缺乏症非常普遍,接连发生,经过我国营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被逐一“攻克”。

例如,1950年,渡江战斗中某部队曾出现流行性阴囊炎、口角炎,严重影响作战与训练,经营养专家确认为核黄素缺乏。口服核黄素后,战士们的症状迅速缓解。抗美援朝时期,因无法及时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我国志愿军发生大规模夜盲症,补充维生素A后,夜盲症得到了控制。20世纪50年代,新疆南部流行癞皮病,后经补充烟酸配合加碱处理玉米(释放烟酸)进行防治,癞皮病于1959年被基本消除。1960年,我国营养工作者在江西发现并解决了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了《推荐的我国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的雏形,堪称营养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89年,在许多国家相继发布适合自己国情的膳食指南后,中国营养学会据我国居民的饮食和健康状况、传统饮食习惯、可利用自然及社会资源等条件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版,共设八个推荐条目: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之后,又于1997、2007、2016年分别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

1993年,为全面预防我国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卫生部开始大力推广妇女口服叶酸,这一举措沿用至今。

1994年,加碘盐作为一项国策开始推行。2000年中国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已基本实现。

针对营养不均衡、慢性病高发的严峻形势,国家和许多科研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2015年5月,首届“全民营养周”活动启动,旨在利用科技界的力量,汇集社会资源,将营养科学知识带进千家万户。迄今为止,“全民营养周”活动共动员了全国30个省,600余个城市和地区,覆盖全国近5亿人。

展望:未来是“全民营养”的时代

随着健康知识的传播、影响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营养的重视空前高涨。2019年6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其中合理膳食的内容备受关注,全民营养时代即将来临。

饮食习惯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全民参与。作为普通百姓,应践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及“膳食宝塔”的推荐,保持健康体重,做到食物多样、吃动平衡。自觉维持健康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千克/米2;成人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女性小于80厘米。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最好坚持每天运动,至少要保证每天6000步左右的日常身体活动。注意减盐、减油、减糖,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食用油攝入量不高于25~30克,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应学会认读营养标签。针对特殊人群,中国营养学会也推出了一系列特殊人群膳食指南,涉及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可供参考。

从过去物质匮乏、副食品短缺,百姓食不果腹,到如今物质丰饶,人们饮食有节、追求营养与健康,百姓的餐桌显现了祖国的变化与发展。

郭红卫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营养与慢性病防治、食品毒理学及食品中污染物风险评估等。

推荐访问:食不果腹 有度 膳食 营养 饮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