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音乐哈尔滨学”理论体系建构初探

时间:2022-10-23 09: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以地域特色作为研究契机,通过对研究新视角的开拓、理论和方法的交叉与整合,将哈尔滨音乐地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重要音乐事件进行梳理,立足音乐地方学研究的“中观”层面,特别是从“音乐哈尔滨学”理论的研究基础、国际视野案例——“音乐爱丁堡学”的实践经验分析、“音乐哈尔滨学”品牌体系建构等三方面进行多层次探讨,并从哲学、美学、社会学维度思考出发,同时借鉴国际案例的前沿发展经验,提出未来“音乐哈尔滨学”品牌体系建构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音乐哈尔滨学 ;理论体系; 美学思考 ;品牌学理念

音乐和城市看似毫不相干,却在不经意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城市文化进程中的任何时期,城市文化的推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在现今城市发展中,如何使音乐成为炫亮的城市名片,已逐渐受到音乐教育者的重视。哈尔滨的音乐积淀要追溯到一百年前,这里曾诞生过全国第一所音乐学校、第一支交响乐团,与音乐有关的多个“第一”都写进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2010年,哈尔滨市被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授予“音乐之城”称号,以此为契机,推进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向专业化、国际化目标迈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音乐哈尔滨学”理论基础

在对“音乐哈尔滨学”理论基础研究中,笔者通过查阅、梳理相关文献资料,选取“音乐地方学”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上海学”和“音乐北京学”两个学派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获得宝贵的研究经验和建设性的理论铺垫。

(一)“音樂地方学”代表学派:“音乐上海学”PK“音乐北京学”

音乐上海学发展之初,高度重视自身的学术定位、研究方向与学术理念。音乐上海学秉承音乐人类学的学术优势,注重研究人才学术知识储备。同时“音乐上海学”的文化核心影响力定位在清末文化和民国文化上;“音乐上海学”研究起源于音乐人类学对上海城市田野的关注;但同时“音乐上海学”也存在着一定理论研究弊端,即对上海地区传统音乐文化发展重视不足。

相对于“音乐上海学”的深入研究与扎实的田野调研,“音乐北京学”的整体研究略显乏力。首先,其缺乏基本的学术储备和人才构建,而“音乐北京学”的文化核心影响力定位在近古文化及解放后文化,其研究尚停留在几位专家、学者的呼吁层面,田野调查的力度远不如“音乐上海学”。此外,“音乐北京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研究弊端在于:忽视北京当地文化资源影响力的重要性,对于北京音乐发展认识并未提升到学理层面。

通过对“音乐北京学”与“音乐上海学”等“音乐地方学”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艺术理论工作者在对“音乐哈尔滨学”进行研究时势必面临以下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理论体系建构的瓶颈;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 不同族群的音乐地方学理论构建,存在不同的学理形态,需深入而全面地挖掘。同时我们还应深入思考,互联网时代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否会对“音乐地方学”理念与理论体系的建构带来更高维度的影响。

(二) “音乐哈尔滨学”中音乐自律性的美学思考

在“音乐哈尔滨学”发展过程中,应始终秉承音乐艺术自律性的美学思想,坚持“音乐哈尔滨学”中自律性与社会性在艺术中处于的“星丛”位置,明确音乐作品的自律也恰恰是它的指向。艺术自律性是阿多诺美学的基础和前提,是阿多诺音乐学的核心观点。18世纪以来,当艺术作为整个社会劳动的一个独立领域,艺术家成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职业者,艺术作品成为可以交换和流通的社会产品,艺术欣赏则成为艺术消费的时候,艺术家摆脱了低级的手工业者地位,逐渐从贵族豢养的牢笼中、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规律的专业领域,艺术重新获得它与生俱来的自主性、自律性。

从某种意义说,我们要明确“音乐哈尔滨学”的艺术自律是现代性分化的产物,是功能专门化的诉求,更是本质的复归。但是在“音乐地方学”很多研究中,有关艺术自律的学理位置却被置于二元对立的境地:社会学贬低艺术自律,以社会性取代自律性。唯美主义割裂自律性与社会性,将艺术封闭起来,构筑纯形式的迷宫。在对“音乐哈尔滨学”研究中,无论是对于音乐作品的阐释还是过渡到“音乐哈尔滨学”品牌营销层面,都要强调自律性与社会性在艺术中处于星丛位置,以其异质性在非强制性的综合中和解,即保留了事物的非同一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确立“音乐哈尔滨学”的特色发展模式时,有充沛艺术魅力的、自律的、有内在规定性的,刻有“哈尔滨特色”的艺术作品,才是历史和现实中人类生命的精神力量。它能够滋润人们心灵,是社会消极面的天然“否定剂”。阿多诺艺术自律论有助于“音乐哈尔滨学”精准地找到自身音乐定位,更能通过“音乐哈尔滨学”研究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城市大众的音乐素质修养,进而提升城市音乐文化品位。

(三)“音乐哈尔滨学”中音乐社会性的美学思考

众所周知,音乐是顺应社会时代而生的,代表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求。各时代的音乐作品,更代表了各时代城市文化发展的社会性特点。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即音乐社会性思想。

基于阿多诺的美学观点,艺术作品取决于世界状况,因此它表现社会。艺术越是深刻地表现社会,就越不可避免具有社会指向。不仅如此,阿多诺还就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音乐社会性美学启示对于“音乐地方学”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音乐上海学”理论研究为例,研究人员忽略了上海传统音乐发展的重要性,忽略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对“音乐哈尔滨学”进行研究时,我们要尽量规避出现忽略音乐社会属性的问题。

因此,基于阿多诺社会学思想对“音乐哈尔滨学”进行研究中,提出三个美学问题值得重视:其一,当地大众接受哈尔滨本地传统音乐的方式需探讨;其二,新技术革命时代“音乐哈尔滨学”该如何发展新音乐模式;其三,利用分析美学中“审美——经验——艺术”视角探讨艺术语境存在价值的思考。

二、 国际视野案例分析——“音乐爱丁堡”的实践经验

在研究“音乐地方学”时,专家、学者的关注更多地放在国内的各种学派。然而英国有这样一个音乐城市,它没有大都市的光鲜亮丽,只有历经沧桑而显得老旧的街道和建筑,大概随便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顺手指出一座建筑或街道,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就是爱丁堡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笔者于2016年8月赴英国爱丁堡地区进行为期1个月交流、调研与考察。考察期间,笔者从公共政策、社会资源的支持中感受到他们对于艺术节的扶持与推广。首先,“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定位非常清晰,旨在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化盛会,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其次,主办方也希望通过艺术节对爱丁堡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生成带来好处,真正印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向收益的创办初衷。

如此高标准的国际目标指引下,爱丁堡艺术节是开放的,但不媚俗;是商业的,但不失品位。在对待通俗艺术、民族艺术和经典艺术方面,爱丁堡艺术节主办方显示出极高的艺术管理水平。这直接帮助爱丁堡艺术节、艺穗节、军乐节等系列节庆活动能够清晰地根据自身审美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品牌宣传与营销推广。

三、 “音乐哈尔滨学”品牌体系建构思考

音乐之于城市,意味着什么?就哈尔滨而言,音乐塑造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根基,使哈尔滨的艺术个性更加鲜明,促进哈尔滨更好地树立城市文化品牌。“音乐哈尔滨学”体系建构正是以音乐作为城市发展的切入點,把地域资源与音乐有机结合,塑造出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个性和品牌形象。

关于“音乐哈尔滨学”品牌体系建构的思考,由于视角独特,同时结合新技术革新、大数据时代的新理念与模式,在之前的文献资料中未有人涉足该领域研究。通过对“音乐哈尔滨”城市品牌学理念与实践、产业品牌学理念与实践、品牌美学理念与实践三方面研究,不仅丰富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视野,更借势新技术时代带来的创新理念,为“音乐哈尔滨学”未来品牌特色发展提供良性思考。

(一) “音乐哈尔滨学”城市品牌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城市品牌学又称为地方品牌学,它是把所在城市或者地区当作品牌化经营而发展的一门品牌学次级学科。随着哈尔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色的冰城文化旅游已作为其城市经济新增长点,随之而来的哈尔滨城市品牌学的研究开始成为新兴的热点,其中包含城市营销、城市形象工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等各领域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音乐哈尔滨学”城市品牌学理念与实践方面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基于“城市品牌学”理念,将“音乐哈尔滨”尝试用品牌化推广发展,收集、整理发生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里的美学事件,从艺术、设计、建筑、摄影等各层面,逐渐探讨其城市品牌学的艺术延伸,提炼出更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学新态度。这是基于城市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品牌学理论等与品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 “音乐哈尔滨学”产业品牌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音乐哈尔滨学”产业品牌学理念与实践是源于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音乐哈尔滨学”则不应该孤立地看待这一学科,应将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文资源、风土人情等要素结合起来,分类研究、总结整理调研报告,这将对“音乐哈尔滨学”产业品牌建构与发展有全面性的引导。

其中研究的关联内容表现在,其品牌竞争力主要来自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特色, 这种特色经济必然落在支柱产业上,而支柱产业又必定要有自己的企业或项目支撑,从而产生产业链联动效应。

(三)“音乐哈尔滨学”品牌美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品牌美学”这一术语及其概念是2006 年贾丽军博士在《创意经济与品牌美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品牌美学是品牌规划、设计和传播领域的普遍美学规律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品牌美的哲学、品牌审美心理学和品牌美学的应用。在对“音乐哈尔滨学”品牌美学理念与实践分析研究过程中,可把“音乐哈尔滨”这一品牌作为审美现象来进行研究,将研究品牌作为艺术现象、精神文化现象和传播媒介的审美特点与规律,着重研究其在品牌现象中哪些艺术因素、哪种处理(如定位、主题、风格等)、何种原因将成为欣赏价值的主流形态。

此外,关于“音乐哈尔滨学”品牌美学的运营艺术,可深入探讨从理念设定到视觉设计,从营销到市场,从行为规范到组织管理,从短期计划到长期战略规划等。还可研究“音乐哈尔滨学”这一品牌作为艺术的条件问题、品牌艺术的特性问题、品牌艺术形态的演变及表现力研究,研究中应侧重于“音乐哈尔滨学”品牌的审美机制与审美规律的研究。

总之,对“音乐哈尔滨学”的研究,是基于已研究论述的“音乐北京学”与“音乐上海学”两者之间的文献梳理基础上,借助美学角度做研究的理论体系支撑,参考国际案例发展经验,提出“音乐哈尔滨学”品牌建立与推广的新理念,换一种学术心态,新辟一块学术圣地,不失为探索“音乐地方学”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美学问题史中的T.W.阿多诺[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陈胜云.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李玫.音乐地方学:区域划分的版本3.0[J].音乐学探索, 2015(12).

[4]洛秦.“音乐上海学”建构的理论、方法及其意义[J].音乐艺术,2012(1).

[5]马卫星.阿多诺音乐社会学思想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编辑/岳凤

推荐访问:哈尔滨 建构 初探 理论体系 音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