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电价改革促成智能电网建设减少能源损耗推动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28 09: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介绍了智能电网概念的由来,重点介绍了中国提出的智能电网概念;提出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建设智能电网最终目标是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介绍了中国电价改革的历史进程已经目前电价机制的问题;提出实现智能电网必须实现电价改革。实施动态的浮动电价机制,完善峰谷电价,实现阶梯电价机制,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互动电网;峰谷电价;阶梯电价;分布式能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00-03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功效、本质

(一)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一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IBM提出的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

第二个是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美国将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智能电网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个是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的“互动电网”。2009年5月,他发布了《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报告中,对智能电网概念进行了阐述。

智能电网,即SmartGrid,原意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其原意是建立新的电力客户服务信息管理体系,其核心是推动调度体系优化,有限度地加强电网的可靠性,节约支出,提高能源效率。从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把互动电网称为互动电力网络,简称为互动电网,智能电网的含义已涵盖其中。

互动电网的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

(二)互动电网的功效

互动电网的功效包括:

一是互动电网能够实现双向互动的数据传输,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

二是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能够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

三是互动电网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

四是可以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改善供电质量,解决电网商业化运转。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建设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要实现智能电网的经济性,就必须使用经济手段,必须进行电价改革。

二、中国电价改革进程及电价机制的问题

电价改革是电力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电力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本质上是一场电价改革。我国的电价改革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即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国电、华电、华能、大唐和中电投。

2003年3月。国家电监会成立,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实现“政监分开”。

2003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确定电价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改革措施。

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措施。

2005年2月。《电力监管条例》颁布。

2005年3月。制定与《电价改革方案》相配套的《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发改委和电监会联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改革的必要性,确定改革目标和原则,并提出电价改革的七个重点任务。

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电价机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电价结构的不平衡问题、电价制定和监管机制的缺陷,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电力供求关系、市场结构的变化,原来的电价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要求。电价管制不合理,行政干预太多,电价难以“市场化”。

2.电价过去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电力价格与基本已放开市场的其他形态的终端能源价格形成了明显的价格反差。近年来,这一价格反差随着油、气价格上涨而呈扩大趋势,不利于各种形态终端能源的合理配置。

2.电价不能实时调整。目前国内油价已经实行实时调整机制。油价波动直接影响到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调整,直接影响电价成本,电价也应该实现动态的调整机制。

4.终端用户的销售电价制度与结构的不合理,居民用电电价偏低。交叉补贴的存在不利于用户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

5.现行的电价结构不能提供正确的经济信号和足够的激励作用,来促进投资者对提高电力领域能效的投资。

三、智能电网建设对电价改革的要求

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建设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而目前的电价机制不适应智能电网的需要。建设智能电网必须实行电价改革,最终实现输电配电由政府来管制,发电和售电完全由市场来形成的电价机制。

(一)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机制

1.实施浮动电价机制主要考虑两点:第一,原油、煤炭、天然气等价格波动大,造成电价成本波动。目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剧烈,进而直接影响到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变化,这将对发电成本造成直接影响,而且也影响电网建设及运营成本。第二,根据电力供求关系调整电价。当电力过剩时,电力价格可以降下来,让消费者受益;在电力紧张时,电价可以上升,引导消费者控制用电,节约资源;当消费电量下降时,又引导企业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力使电价恢复到均衡的水平。

2.峰谷单价。目前,我国在动态电价机制的举措就是峰谷电价。根据电力系统负荷曲线的变化将一天分成多个时问段,对不同时间段的负荷或电量,按不同的价格计费的电价制度。其典型做法是根据电网的负荷特性。将每天的时间划分为高峰、平阶、低谷三个时段,提高高峰时段的用电电价,降低低谷时段的用电电价。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刺激用户采用相应措施,缓解高峰期用电的紧张局面,提高低谷时的电力需求,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峰谷电价实现后起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了完善峰谷电价机制,我们应该从下几点着手:(1)进一步拉大峰谷价比。目前,发达国家峰谷电价的价差约在8-10倍,而我国现行的峰谷电价差在2.6倍左右。因此,必须大力推行峰谷电价,并不断向发达国家靠拢,拉大到3倍以上。

(2)扩大峰谷电价的实施范围。目前峰谷电价的实施范围主要为工业用户,商业、非居民照明、农业用户尚未实行,而这部分用电是造成用电峰谷差的重要原因,应该考虑在对其制定合理电价的基础上实施峰谷电价。

(二)实行阶梯电价

“阶梯电价”引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第一阶梯为基数电电力设施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每千瓦时电价也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也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也更高。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每千瓦时电价逐级递增。

因为这种电价照顾到低收入人群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用电要求,又被俗称为“平民电价”。国际上,美国、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埃及、伊朗、菲律宾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均对居民用电执行阶梯电价。

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梯电价将城乡居民每月用电量按照满足基本用电需求、正常合理用电需求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划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

实行阶梯电价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是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三档电量。因地制宜就是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差别化的三档电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的地区居民平均用电多,负荷密集,用电成本一般低于经济欠发达、负荷稀疏地区。

(三)用电价机制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

分布式能源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小型设备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接近负荷,无需建设大电网进行远距离高压输电,可大大减少电网线路损耗,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它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分布式能源技术是未来世界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我国国内众多分布式能源项目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该产业在我国受政策支持不到位,利益格局未理顺。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功效就是电网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

为了支持分布式能源建设,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分布式能源发出的电能上网,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即接即用”。另一方面应该在电价上实行补贴正常。

目前分布式电源发电成本在0.7元左右,远远高出一般的火电标杆电价。再加上不菲的接入费与备用费,大多数分布式能源站只能选择离网运行。只要实行一定的电价补贴政策,让分布式能源站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分布式能源就能够获得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1]武建东.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090517-3)[s].

北京,2009.[2]薛若萍.美国智能电网及政策策略建议[J]刀.电力需求侧

管理,2010,(3).[3]高建宏,臧宝志.智能电网建设时期的需求侧管理[J].山

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邢佰英.智能电网建设路在何方?电价机制改革必须先

行[N].北京:中国证券报,2010-08-17.[5]朱成章.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北京.中国能

源网(www.china5e.com).2009-10-13.

作者简介:谭致远(1981-),男,湖南安仁人,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工程师,技师,研究方向:变电运行与管理。

责任编辑 陈倩

推荐访问:电价 损耗 电网 促成 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