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生计方式转型与传统文化适应:基于个人建构理论视角

时间:2022-10-29 17: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引用格式:刘相军,孙九霞. 民族旅游社区居民生计方式转型与传统文化适应:基于个人建构理论视角[J]. 旅游学刊,2019,34(2):16-28. [LIU Xiangjun, SUN Jiuxia. Traditional cultural adaptation of residents in an ethnic tourism community: Based on personal construction theory[J]. Tourism Tribune,2019,34(2):16-28.]

[摘    要]近年来,旅游与生计方式的话题受到学者关注,但较少从“人”的角度关注旅游社区的生计方式转型。文章结合个人建构和文化适应理论视角,运用积贮网格分析方法,以雨崩藏族村寨为案例地,构建了“宗教信仰-传统规则-日常生活”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民族旅游社区居民在生计方式转型中的传统文化适应。研究发现:(1)相比现代旅游业,传统农牧业生计方式与神山信仰亲和度高,本地人内心更加安定。(2)传统规则在传统农牧业生计方式下对社区治理成效显著,但在旅游治理中失灵,当地人为此焦虑但却无能为力。(3)旅游社区日常生活失去了农牧业时期的节律性,闲暇时间被挤压。这一系列文化不适与族群“文化恢复力”的强弱和旅游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文章最后还探讨引入“文化资本”以完善旅游可持续生计框架。

[关键词]生计方式转型;传统文化适应;个人建构理论;积贮网格分析;民族旅游社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9)02-0016-13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2.007

引言

近年来,从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SL)视角探究旅游问题受到学者广泛关注。Tao于2006年首先将SL引入旅游研究领域,认为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生计策略 [1-2]。可持续生计围绕资本、能力、策略与结果等核心要素展开的理论路线,能把宏观社会扶贫问题、中观社区发展与微观人类生产有效勾连起来,对旅游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开拓意义。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人口学等视角对旅游与生计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3],主要聚焦于旅游开发导致当地     社区生计资本发生变化与生计策略多元化两个方面[4-5]。这些研究提升了我们对旅游扶贫与社区发展的理解,但对社区“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重视不足,见“物(生计资本、策略与结果)”而不见“人(当地人的感知、意愿等)”。个别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关注了拉萨中心城区年轻人未来旅游业生计选择倾向[6],但总体来看,该研究关注的依然是生计方式选择这一具体问题的技术性质,以选择的结果为导向,对发展过程中“人”做出选择的主观意愿和过程缺乏关照。乡村社区研究中有学者也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作为社区“人”个体及集体价值观的体现,在已有生计方式研究框架中未能受到应有重视[7]。因此,本文拟通过从传统文化视角对人的关注破解旅游可持续生计研究领域对“人”的缺失,并进一步探讨SL框架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文化是人类对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8],人类个体或群体在面对特定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压力时,为了谋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会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做出自觉或不自觉的调整和改变[9],最终实现文化和价值观的转变。因此,展现人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生计方式,不但关联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与文化适应关系密切。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进程在20世纪下半期的深化与扩展以及人们跨国、跨地区流动性的增强,这一文化适应问题早已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移民长期嵌入语境下,非主流族群與主流族群的文化适应问题[10-11],据此产生了一些理论成果,例如文化同化、文化休克、文化同化模型、多元文化适应模型等理论[12],但对现代旅游发展语境下,游客短期流动带来的社区内部生计方式转型从而导致的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则较为薄弱。从现实发展来看,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与当地生态文化系统相适应的游猎、游耕、游牧和农作等生计方式[13],一旦外部力量不当干预可能造成生计方式失范,并给当地人带来文化与心理不适[14]。可见,对生计方式转型背景下传统文化适应问题的探讨事关当地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从文化适应理论入手,关照当地人在生计转型背景下的具体感知和意愿。

文化适应涉及个体或群体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建构认知的过程,因而建构主义对文化适应的过程极具解释效力并成为其重要的认识论和研究范式[15]。传统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为主,以宏观社会发展或中观社区集体为视角探讨文化建构过程,瑞士心理学家Piaget认为知识不是来自客体或主体,而是来自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1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elly在继承Piaget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心理学实践创立了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PCT)。这一理论坚信普通大众具有预测与控制其命运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个人历史背景和价值判断,避免过度依赖专家和观察者所带来的偏见[17],能从微观个体把民族旅游社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影响及其对生计方式转型的不同感知与话语整合在一起。基于此,本文结合个人建构和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创新运用积贮网格分析方法,以雨崩藏族村寨为案例地,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民族旅游社区居民在生计方式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适应问题,具体包括:在由传统农牧业迈向现代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人存在怎样的感知?是否存在传统文化和心理不适的问题?如果存在,其表征体现在哪些方面?产生这些不适的深层逻辑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探究在实践上不仅关系旅游发展,更关乎当地“人”的福祉;在理论上,以期弥补旅游对可持续生计研究的不足,深化乡村社区、可持续生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推荐访问:建构 生计 视角 转型 居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