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白桦》名师教学设计3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1-07 09:45:04 来源:网友投稿

《白桦》名师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桦》名师教学设计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白桦》名师教学设计3篇(全文完整)

《白桦》名师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必做)

  2、预习《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反思:

  1、学习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交流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感情读”,不仅体会作者对手林人的真情实感,而且掌握文中表达感情的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白桦》名师优秀的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正确运用力度和速度处理歌曲。

  2、 能够用打击乐器选择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 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有感情的演唱,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歌的演唱,教师伴奏。

  课前啊,我们演唱了两首创作歌曲,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说它是好地方,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一、熟悉旋律,结合节奏练习

  1、 初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生)

  2、 因为有了婷婷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所以才说白桦林是个好地方.

  3、 歌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可是我们音乐课是研究声音的,请你想象一下,再这美丽的白桦林里,会有一些什么声音呢?(生)

  4、 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回答创编:

  X 0 X 0 | X 0 X 0 ||(伐木的声音……)

  X xx X X | X xx X X ||(风吹树叶的声音……)

  0 X X 0 | 0 X X 0 ||(动物的脚步声……)

  0 X X X | 0 X X X ||(鼓声脚步声……)

  每说出一种节奏,都要为歌曲的旋律伴奏,目的是熟悉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伴奏做准备,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三、学习歌曲:

  1、分段学习:

  师:这么多自然美妙的声音,是大自然的演唱,那就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演唱吧! (教师和学生和学生共同演唱第一段,注意“蓝色湖水”处的演唱,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师:可爱的海狸、健壮的麋鹿,蓝色的湖水、高耸的山崖,这是第一个景点,第二个景点都唱了些什么呢?(唱第二段歌词,注意“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师:第三景点大家自己演唱,教师提示声音。

  2、力度处理,加前奏尾声

  就让我们走进这迷人的白桦林,一起来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礼物吧!那我们打算怎么去啊?飞机、火车、汽车都不行,就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队旗,敲着军鼓,出发!

  “彭得得……”是什么声音,应该怎样演唱?(脚步声、军鼓声、、、指导声音、气息、要有弹性)

  我们的队伍向着白桦林越来越近了,声音怎样变化?(力度处理有弱渐强)做为前奏。

  师:让我们逐一景点来欣赏演唱,你的心情怎样?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表达出来呢?

  师:我们充分的领略了白桦林的美景,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家了,听,脚步声、军鼓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越来越弱了)

  3、听录音范唱和伴奏,歌曲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速度的演唱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简单介绍2|2、2|4拍子)

  四、即兴创编,歌唱自己的家乡。

  五、小结:这节课老师给你创设了一个情境,我们以联想为桥梁旅游了一次,课下希望大家上网看看加拿大美丽的白桦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那时你在演唱这首歌,头脑中一定会有一幅完整的图画。

《白桦》名师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课文在介绍看林人工作的阁楼时,一并写出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林边怒放的野花,清澈的小溪,高高的山冈,茂密的层层叠叠的森林,风姿绰约的白桦。为了祖国这片美丽的森林,护林人经年累月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拒听心爱的歌曲,严格遵守职业规定,默默无闻、甘于寂寞,表现了护林工人一颗纯洁质朴的心。作者以“我的思念”贯穿全文,语句齐整,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像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

  1、板书课题 ,学生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

  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

  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

  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学习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词语:

  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摇曳、涤荡、忽略、爽朗、豪壮、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蜿蜒 一撮岗峦

  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

  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

  4、 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 低吟浅唱 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5、抄写一遍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

  四、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2、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中的“你”“我”分别指的是谁?

  3、抓住“一直” 体会“我”对护林人深切的感情。

  4、过渡:我的思念越过千山万水来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

  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朗读2-3自然段理解课文。

  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大兴安岭美吗?

  抓住“……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

  “蜿蜒的小溪,高高的岗峦,茫茫林海,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等这些词句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感受护林人的工作位置,同时体会护林人责任艰巨。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三、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默读课文,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认真负责、甘于寂寞的精神。

  2、抓住“有……绝没有”、“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不去收听……因为 ”这些句子体会护林人严格遵守岗位职责。

  3、抓住第六自然段两句对话,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决心为祖国守好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