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上册人教版范文(通用1篇)

时间:2022-05-14 13: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上册人教版1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上册人教版1篇

第一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上册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定义、法则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第1章 有理数

1. 像54,3,1.8%,这样比0____(填“大”或“小”)的数叫做_________.

2. 像-5,-2,-237,-3.6.-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_________.

3. 0既不是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

4.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具有相反的意义.

5. 所有正整数组成__________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___________集合.

6. 正整数、0和负整数统称_______,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_______,整数和分数统称________.

7. 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像这样,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8. 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_,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9.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______.

10. 只有__________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____.一般地,数和_____护卫相反数.

11.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_______(除0外),并且与原点的_____相等.

12. 若,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____,反之也成立.

13.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________________叫做数的绝对值(这里的可以是_____、_____和_____),记_______.

14. 一个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0的绝对值是_____,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_.

15. 不论有理数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_________(通常也称非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总有.

16. 绝对值用数学式子表达即:

17. 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有理数从___到___的顺序,即_____的数小于_____的数 .

18. 负数_____0,0_____正数书,负数_____正数.(填“小于”或者“大于”);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____________.用符号语言表示:若且__________,则.

19.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的符号,并把绝对值_________.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加数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_.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________.

20.有理数加法的步骤:先确定和的________,在计算和的____________.

2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___________大于每一个加数.(填“一定”或“不一定”)

22.有理数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_______的位置,____不变,即______.

23.有理数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___________相加,或者先把__________相加,___不变,即: _________________.

24.加法运算律可以使加法运算简便,因为它可以改变加数位置/运算顺序.如加法优先计算:相反数相加;同分母分数相加;__________相加.

25.有理数减法常常要转化成______计算.

2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学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

27.减法运算的步骤: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运算;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既改变了运算______,又改变了______本身的符号.

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_____________逐一计算,也可以应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9.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_______的和的形式.

30.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通过灵活应用加法__________,可使计算简化.

31.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号两数相乘得_____;异号两数相乘得______,并把____________相乘;0与任何有理数相乘仍得______.

3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_________.

33.有理数乘法的解题步骤:确定积的________;计算积的__________.

34.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__________________,积相等,记作:.

35.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______________相乘,或者先把______________相乘,积相等,记作:.

36.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的各数决定,当负因数有_______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_______个时,积为正.

37.几个数相乘,有_______因数为0,积就为________.

38.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记作: _______________.

39.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______,数学式子表示: _________

().

40.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_,异号得______,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_____________的数都得0.注意:0不能作除数.

41.化简分数时,可以把分数线理解为除法运算,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

42.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不同,倒数是指乘积为______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______的两个数.

43.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正数的倒数仍是_____,负数的倒数仍是_______.

44.负倒数的定义:乘积是______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45.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_________,把除法转化为_________.

46.加法:异号两数相加,和取________加数的符号(绝对值不想等的).乘法:异号两数相乘,积取______号.

47.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和取___________的符号.乘法:同号两数相乘,积取______号.

48.加法:一个数同____相加仍得这个数.乘法:任何数同0相乘得_______.

49.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_________.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_________.

50.四则运算顺序: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先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51.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记作_________,读作的次方.

52.求个____________因数的积德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_____,在中,叫做________,叫做_______,当看作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的次幂.

53.正数的任何次数幂是_______,负数的偶数次幂是_________,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__,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等于_________,1的任何次幂等于_______.

5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异级运算,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
同级运算,从____到_____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____________的运算,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进行.

55.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是正整数)的形式,其中________,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技术法.

56.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__________,如,原数有4位整数,指数就是3.

57.只是接近实际数,但与实际数还有差别,它就是一个___________.

58.一个近似数,______________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