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完整版】

时间:2023-03-17 14:25:06 来源:网友投稿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系**********)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供大家参考。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

  (*************系**********)

  摘

  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制约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教育投资,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也是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就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并就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一些建议措施,寻找缩小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新思路。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策

  CauseoftheWideningUrban-ruralGapinGuiZhouProvinceanditsCountermeasureAnalysis************(***********)(***************************************************************)

  Abstract:

  Therural-urbanincomegaphasbecomeanimportantobstaclerestrictingtheeconomicdevelopmentofGuiZhouprovince,presenceofdualisticeconomicstructureisrootcauseofurban-ruralincomegapistoolargeinGuiZhouprovince,investmentineducation,economicdevelopment,policiesandotherfactorsarealsoimportantcausesofincreasingurban-ruralincomegap.Articleontheanalysisofthereasonsonthebasisofanin-depthdiscussionoftheurban-ruralincomegapistoolargenegativeimpactonthe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andoverallplanningofdevelopmentofurban-ruralintegration,narrowingtherural-urbangaphasmadeanumberofrecommendations,lookingfornewthinkingonnarrowingtheincomegapbetweenurbanandruralresidentsinGuizhouprovince.Keywords:incomeresidents;gap;expand;countermeasures

  一、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收入

  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15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同年贵州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793.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05.4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59: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的1.4倍。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2010年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从947.14元提高到14142.74元,增长14.9倍;农村居民

  收入从435.14元提高到3471.93元,增长8倍。可见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贵州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90年的2.18倍,上升到2010年的4.07倍。这说明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大于农村居民收入。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城乡收入为1.5:1—2:1,同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然而贵州省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省份之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超过了2:1,而且实际收入差距还在4:1以上,由此可见,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从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对比表(表1)可以看出,1990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8:1,2009年扩大为4.59:1,2010年稍稍缩小到4.07:1。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带有福利性质的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非现金收入的实物折款和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比数字显示的还要大得多。

  表1:1990~2010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对比表

  年份

  19901995200520082009201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435.141086.621876.562796.933005.413471.93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947.143935.468385.0812185.6213793.3814142.74绝对差(元)

  512.82848.846508.529388.6910787.9710670.81差别比

  (农村为1)2.183.624.474.364.594.07数据来源:1991年-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将1990―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绘制成折线图(图1)可以看出,199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为512.8元,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改写为10670.81元,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是1990年绝对差的20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曲线犹如一把张开的剪刀,随着时间推移张开的口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图1:1990~2010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折线图

  1600城乡居民收入(元)

  14001200100080060040020019919952005200年份

  200201数据来源:1991年~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农民人均纯收

  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绝对差(元)

  (三)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2010年贵州省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表(表2)可以看出省会贵阳市城乡收入差距最小,收入差距为10621元,城乡收入比为2.78:1;黔西南州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收入差距为11755元,城乡收入比为4.62:1。贵州省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化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单位:元

  表2:2010年贵州省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表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5976360142073526322232463354316337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597.2813918.9815278.9914504.1211000.2415001.2414307.5814059.4314762.20城乡收入绝对差

  10621.2810317.9811071.9910978.127778.2411755.2410953.5810896.4311002.20收入比

  (农村为1)

  2.783.873.634.113.414.624.234.443.93市(州、地)名称

  贵阳市

  六盘水市

  遵义市

  安顺市

  铜仁地区

  黔西南州

  毕节地区

  黔东南州

  黔南州

  数据来源:2011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二、造成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

  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2010年贵州省的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625.03亿元,第二产业1800.06亿元,第三产业2177.17亿元。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的产物;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为现代产业,也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二、三产业。现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目前,城市经济形态基本上是市场经济,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是占相当大的比例。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妨碍着城乡之间物质、信息、生产要素等的合理流动,降低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最终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也使得城乡居民的竞争起点不公平,没有给予农村居民“国民待遇”。假设一家企业有意到贵州投资建厂,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像贵阳,遵义,这些交通便捷,人才济济,信息畅通的各大市县,由于城市投资的增加给城镇居民带来丰富的就业机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和各种保障。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二元管理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致使城乡之间资金、劳力、技术发展失衡,造成农业与非农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发展机会和条件的不均等。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城乡割裂的二元结构造成的。

  (二)受教育程度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除劳动收入和资产收入外,知识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力日益增强。1999年贵州省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印证了受教育水平对居民收入的决定以及对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的愈益重要的作用。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富裕的家庭食品支出占比越低。1999年贵州省城市居民住户分户资料反映,高等学历、中等学历、初等学历和文盲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3.8、45.8、57.3、59.2。户主受教育情况与其家庭耐用品拥有量呈正相关,例如高等学历、中等学历、初等学历和文盲的彩色电视机每百户的拥有量分别为82.73、64.16、46.06、34.62;电脑每百户的拥有量分别为5.97、1.61、0.33、0.31。从2010年贵州省与发达省受教育情况及人均生产总值对比表(表3)来看,贵州省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的5.3%;广东省为8.2%,是贵州省的1.5倍;浙江省为9.3%,是贵州省的1.8倍;上海市为22.0%,是贵州省的4.2倍。2010年贵州省人均生产总值为13119元,广东为44736元,是贵州省的3.4倍;浙江为51711元,是贵州省的3.9倍;上海为76074元,是贵州省的5.8倍。2010年贵州省人均年纯收入为8807.34元,广东省为15894.03元,是贵州的1.8倍;浙

  江省为19330.79元,是贵州的2.2倍;上海市为22908.02元,是贵州的2.6倍。明显看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省份经济越是发达,呈现出搞学历比重越高的省份,其收入越高的特征。贵州省城乡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贵州省城镇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高;城镇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的比重农村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口的比重大得多。因此,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是造成贵州省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表3:2010年贵州省与发达省市受教育情况、人均GDP及人均年收入对比表

  受教育程度(%)

  大专以上

  中专以上

  初中

  小学

  其他

  合计

  人均GDP(元)

  人均年收入(元)

  贵州省

  5.37.329.839.418.2100131198807.34广东省

  8.217.143.023.08.71004473615894.03浙江省

  9.313.636.728.811.61005171119330.79上海市

  22.021.036.513.57.01007607422908.02数据来源: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形成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素质和改革开放的力度等因素,造成贵州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结合表2城乡收入比可以看出贵阳、遵义两市的城乡经济发展较省内其他地区更协调。比如遵义市有优质白酒、茶叶、毛竹、烤烟、红色旅游、矿产资源和化工原料加工业作为遵义市支柱产业,经济形势发展较好,特别是工业和社会消费品,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同时增加收入,甚至出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情况,2012年上半年,遵义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775元,同比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29元,同比增长14.0%,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8个百分点,这样的经济发展势头会不断缩小遵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比如毕节地区,地形条件恶劣,土地石漠化非常严重,农民增收难,只有把有限的矿产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增加部分人民的收入,这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在收入分配领域表现为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如果这种格局长期存在,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更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机会和竞争不公平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由于制度、管理、市场机制等方面出现问题而引起分配不公,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因素。一是政府对城乡投入的力度有偏向。城镇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帮助。从2010年贵州省对城乡固定资产的投资数额来看,城镇得到固定资产投资2699.86亿元,而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仅为486.4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的5.55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公认的,由于城镇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倾斜,必然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二是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扭曲了收入分配。由于垄断,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规律”,弱化甚至失去了市场的调节功能,也使垄断行业和地区与非垄断的行业和地区出现了收入上的差距。垄断行业都处于城市,像电力、通讯、金融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往往受行政权力或特殊政策的保护,凭借行业垄断构筑市场准入壁垒、排斥竞争,以获取可观高额利润,职工个人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三是监管力度不到位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贵州省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阶段,特别是国发二号文件颁发以来,相当一部分人通过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打“擦边球”或采用不法行为进行灰色的财富积累,这些现象加剧了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的差距。

  (五)再分配的调节不力加速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

  国际经验证明,对因市场经济的竞争而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通过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进行有效的转移支付来进行调节的,但从现实情况看,贵州省再分配的调节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低收入者保障不够和对高收入的调节不力两个方面。

  1.对低收入者的保障不够体现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化所带来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需要政府通过社会经济政策和再分配手段加以引导和调节,通过向弱者提供一定的保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2006年,贵州省对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是51644万元,而对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支出仅为2424万元;2010年贵州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38亿元,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支出4.4亿元,城镇医疗保险支出是新农合的8.6倍。贵州省农村居民是一个庞大的低收入群体,而政府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不够越是加剧了贵州省城乡差距。

  2.对高收入的调节不力主要体现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不够。由于当前税制还有诸多缺陷,这一方面影响了对高收入者实施有效的税收调节,另一方面又大大限制了政府对低收入者实施转移支付的能力。一是高低收入者之间承担的赋税不均。从贵州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现状看,税源主体来源于全体职工的工资收入,而对个人工资以外的收入的征管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收入再分配方面缺乏收入监控的基本能力。税收监控的法律和技术手段滞后,致使高收人群体的“逃税”、“避税”极为普遍,缺乏依法纳税的氛围。由于税收不力,高收入挣得多,交得少,不少人将大量资金用于高消费,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三、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一)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公众的心态

  有关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民意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情况的变化,公众对贫富差距的关注程度经历了从不被关注,到开始关注,再到极度关注的演变过程。而社会各界对收入差距的关注焦点又主要集中在起点、机会不公平引致的收入结果的差距上。如行业垄断或地区垄断造成的收入差距不是由行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别造成的,更多的是由行业的行政垄断性质造成的。一些垄断行业在近乎无偿地使用国有资源,从而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后,将垄断利润转化为部门利益和部门内职工收入或福利。在贵州省,一个高中毕业生若进入了垄断性行业,其收入往往高于其他行业的大学生或硕士生。群体间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容易使弱势群体产生对整个社会和制度的不满情绪。产生这种情绪后,弱势群体中随之会逐渐产生一定的阶层,他们会组织弱势群体中的部分人,宣泄对社会和制度的不满,进而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心态平和程度、社会关系协调程度以致社会形势稳定程度。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

  “金字塔”状的收入阶层分布,导致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

  从洛伦兹曲线展示的收入分配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态看,是一种收入底部有较多人群沉积的近似于“金字塔形”,而并非是发达国家中呈现出的“橄榄形”。从贵州省整体居民收入看,城镇居民的平均月收入为1179元,收入高的占人群大多数的中间阶层都尚未形成,更多的人群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尽管低收入层的消费倾向最高,但因其低下的购买力水平,所形成的购买力规模对居民总消费的贡献度是很低的,这必然使消费需求扩张产生障碍。由于现阶段居民整体购买力水平偏低,中低收入层的“大平台”与高收入层的“塔尖”的存在很大差距,导致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将进一步激化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一直居高不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当前收入分配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中的突出环节。

  1.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过低会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购置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影响了农民对生产的再投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使农业生产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农民的收入得

  不到增长,必然会阻碍下一期投入的增加,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出现较大落差。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城乡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城乡生产能力、产业结构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一方面城镇居民随着城镇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收入水平不断较快提高,充分享受着工业化和改革带来的成果,目前已进入了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结构升级时期,进而推动着产业不断升级发展。而另一方面,受收入水平低的制约,占贵州省人口66.19%的乡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仍处于家用电器时期,有的甚至还未解决温饱问题。这种消费水平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升级,抑制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随着城乡公共产品资源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出现失衡,城乡之间人口素质和社会结构将产生较大差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将更为突出。

  四、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也正是差距的存在才促进了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差距也是一种发展的动力,但城乡差距过大,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贵州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更快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城乡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式和工作指导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在政策、投入等方面予以体现和保证。

  (一)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建立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

  在研究和配置生产力时,把城市和农村放在国民经济大盘子里统一考虑,打通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渠道,促进农村的劳动力、土地和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有效组合。统筹城乡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形成城乡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以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并通过农村一、第一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缩小城乡差距,关键是打破二元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把富余劳动力尽快从农村内部转移出来。农村劳动力要从就地、就近转移,转向就近、就地转移与跨区域、城乡间的大范围转移相结合,转移渠道要从单纯的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到整个城乡二、三产业,转移方式从单纯自发的分散式转移转向有组织的、集群式转移。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贵州省农村人口众多,如果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将会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劳务输出和特色优势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特别是劳务输出产业对增加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贵州省应该本着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原则,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贡献。同时要鼓励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支持农村教育工作,加强对他们的补贴,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提高农民收入,进而缩小贵州省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三)调整空间布局,科学功能定位

  国发二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三化同步发展。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把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积极推动毕水兴(毕节、六盘水、兴义)能源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充分利用这次国务院针对贵州经济发展二号文件的有利时机,把调整空间布局作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举措,加强城乡发展空间的统一规划,优化城乡之间的空间关系与产业联系。要科学地定位城乡功能,强化城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功能,推动城市功能向农村地区的分化和转移,以黔中经济区为核心,充分发挥黔北经济协作区的作用,促进城乡协作和经济交融,实现以城市化为内涵的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四)统筹城乡投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

  统筹城乡更多的是要关注和加快农村的发展,对农村发展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从贵州省的情况来看,农民最担心的是收入低引发的看病难、看病贵、教育费用高、弱势群体衣食无着、老年农民生活无依。因此政府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将公共财政直接用在农民身上,在农村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诸多方面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统筹城乡投入要求贵州省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收入分配格局,科学调整和

  安排财政支出,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加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对问题突出、矛盾尖锐、涉及人员多的失地农民问题,实施有重点的突破,尽快建立和解决占地补偿、安置遗留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着力研究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人才优势,建立城乡互补的教育、卫生体系,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钟甫宁.农业经济学第五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网[EB].201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N].2012[4]胡荣才,冯昶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2)[5]安海燕,洪名勇,朱青.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0(1)[6]谢会强,宋山梅.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消费导刊,2009(21)[7]符想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研究[J].商业时报,2007(3)[8]马斌,张富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2)[9]刘洪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探析[J].商场现代化杂志,2008(16)[10]韩秀云.推开宏观之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1]曾国安,胡晶晶.中国城乡收入居民差距演变趋势及原因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7(6)[12]王昕,许宁宁,孙万林.中国城乡收入居民差距分析及对策概述[J].商业文化,2007(8)

  指导教师:***教授

推荐访问:关于城乡居民增收路径探析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贵州省 探析 对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