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正文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时间:2022-07-05 08: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供大家参考。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 1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系列批示指示精神,有效治理“小眼镜”问题,落实国家近视防控有关文件精神和《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学生特色印记,指导学校、家庭和学生科学规范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特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个人、家庭和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用于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二、防控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按照目前的医疗技术,近视一旦形成,尚无科学、合理、确有实效的恢复方法。因此,近视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宣传引导,落实预防措施,预防近视发生。近视预防要从幼儿抓起。

 (二)坚持突出重点。不同人群、不同学段和不同区域导致近视的因素存在差别,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小学和初中是近视防控的重点学段,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要把处于近视边缘、有家族近视遗传因素及近视易发高发区域的学生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切实增

 - 2 - 强近视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综合防控。近视发生的诱因复杂多样,要根据导致近视的各种因素实施综合防控。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改善饮食与睡眠,保证学生营养均衡和睡眠充足。

 (四)坚持多方参与。个人行为习惯、学校、家庭的教育及其环境,都与近视发生密切相关。防控近视要坚持多方参与、各尽其责、有效联动,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的防控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成效。

 三、防控知识 (一)视力与视力不良 1.视力。指眼睛识别物象的能力,分为中心视力与周边视力(即视野)。一般所谓视力均系指中心视力而言。识别远方物象的能力称远视力,识别近处物象的能力称近视力。

 2.视力不良。又称视力低下。6 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 5.0 者为视力不良。其中,视力 4.9 为轻度视力不良,4.6≤视力≤4.8 为中度视力不良,视力≤4.5 为重度视力不良。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原因多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等)。

 (二)近视分类

 - 3 - 1.根据近视度数分类。50 度~300 度为低度近视,300度~600 度为中度近视,大于 600 度为高度近视,有时候把超过 1000 的近视称为重度近视。

 2.根据病理变化分类 (1)单纯性近视。多指眼球在发育期发展的近视,发育停止,近视也趋于稳定,一般为中低度近视,表现为视近清楚,视远不清,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水平,其他视觉功能指标正常,这种类型的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或普通近视。

 (2)病理性近视。多指发育停止后近视仍在发展,并常伴发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等眼底病理性变化的近视类型,亦称为进行性近视,大多数患者为高度近视。除影响视力外,还存在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多不理想。一般而言,高度近视发生眼部结构病理性改变的风险与中低度近视人群相比增加 90%以上。

 (三)近视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近视主要通过视力和屈光检测进行诊断。裸眼视力低于 5.0,单眼屈光度(等效球镜)小于-0.5D 可诊断为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诊断一般要进行散瞳验光。

 (四)近视的早期症状 1.看远模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或感觉室内的光线太暗。

 - 4 - 2.看远处时经常眯眼。是因为眯眼时上下眼皮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形成了“小孔效应”,从而可提高视力。

 3.写作业眼睛贴得近。写作业或看东西时眼睛贴得很近,看书时感觉字迹重影、浮动不稳;以及在看远处后低头看近,或看近处物体后抬头看远时,出现短暂的视物不清的现象。

 4.频繁眨眼。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视物不清的症状,暂时提高视力。

 5.经常皱眉。是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

 6.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经常歪着头看物体,也可能是斜视、眼球震颤等引起,应引起关注。

 (五)缓解眼部疲劳的常用方法 1.双眼间断性休息。一般建议 30~40 分钟近距离用眼后应休息一会儿,比如有意识多眨眼、看看远处的风景或闭眼,有助于放松睫状肌。

 2.按摩眼部。做眼保健操对于缓解眼疲劳有着非常好的帮助。可以改善主观视疲劳感受,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

 3.热敷。用热毛巾敷眼睛,能促进眼部血液的循环,疏通堵塞的腺体,有效缓解眼睛疲劳和干涩。

 4.使用人工泪液。可以起到滋润眼睛的作用,从而缓解疲劳、干涩的症状。人工泪液副作用少,其中不含防腐剂的

 - 5 - 人工泪液更为安全,是目前国际公认治疗干眼的药物。

 (六)延缓近视进展的技术方法 除社会防控措施外,延缓近视进展的技术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框架眼镜。配戴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措施。应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对于儿童近视患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

 2.角膜塑形镜(OK 镜)。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长期配戴可有效延缓儿童青少年眼轴的延长。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应该到有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未成年儿童需要由家长监护配合使用,并定期随访。

 3.角膜接触镜(隐型眼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分为硬性和软性两种,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镜)主要用于青少年真性近视矫正和圆锥角膜的控制。软性角膜接触镜可用于近视的矫正,也可用于较大屈光参差(两只眼的度数不等,称为屈光参差)的矫正,有助于恢复双眼视功能和促进视觉发育。

 4.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延缓近视进展有一定的效果。建议在儿童近视发展较快的时期使用低浓度阿托品。

 5.用眼行为监控设备。针对儿童青少年用眼习惯不良的问题,目前已有可配戴的行为监控设备,可对儿童青少年用

 - 6 - 眼环境、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用眼时间、用眼姿势行为等进行监测,及时提醒和干预。

 四、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环境与行为因素 1.采光照明。采光不足或光线投射不对容易引起眼疲劳、睫状肌紧张,从而诱发近视。

 2.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公认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与近视的发展呈正相关。

 3.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密切相关。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近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4.读写习惯。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等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5.电子产品。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能够造成视力损伤。越早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越大。

 6.营养与睡眠。吃甜食过多、吃的过于精细、偏食等会增加近视的发生率。长时间缺乏睡眠,眼睛的调节功能就会出现异常,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

 (二)遗传因素 父母近视会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风险增加。绝大多数单纯的低中度近视者,往往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近视的进展。对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近视的父母更应注意孩子的用眼管理,

 - 7 - 而不近视的父母也要让孩子避免容易发生近视的环境因素。

 五、防控措施和规范 (一)学校 1.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坚持在师生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利用健康教育课、学校网站、广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学校应创造条件开发和实施近视防控校本课程,并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和视力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

 2.建立防控管理机制。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建立家校互动机制,督促家长履行责任。

 3.培养健康用眼习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教育学生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教师要教会并督促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

 - 8 - 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33cm,胸口离桌沿一拳——6~7cm,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3.3cm)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 40 分钟。幼儿园儿童看书、看电视建议 20 分钟休息一次眼睛。发挥绿色生态优势,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赏绿远眺。

 4.强化日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 1 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幼儿园要保证儿童每天 2 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 3 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和体系,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好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各年级每周 4 课时、初中每周 3 课时、高中阶段每周 2 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 30 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结合地域特色,开发利用本地体育艺术资源,将竹竿舞、健身操等融入学生课内外活动。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5.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采购符合标准的可升降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严格按照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 100%达标。学校可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

 - 9 - 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及时维护更新投影设备以保持清晰度。

 6.落实眼保健操制度。督促学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严格落实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制度。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做到手法、节奏、穴位准确。疫情期间,推广无接触式眼保健操。

 7.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得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 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学校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时要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6 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每天累计不宜超过 1 小时。

 8.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有充分睡眠。倡导午休制度。

 9.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

 - 10 - 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对学生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 60 分钟,初中不得超过 90 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考试管理,减轻考试压力。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避免“小学化”教学。指导 3—4 岁儿童在绘画和游戏中进行前书写体验时,要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握笔姿势,5 岁以前不建议学习写字。

 10.早期发现,及时就诊。教师发现学生频繁揉眼、眨眼或上课看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物体眯眼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并及时告知家长,建议带其去医院眼科就诊。

 11.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 2 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健康管理,针对不同个体,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定期统计分析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

 12.规范视力健康档案。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档案内容应包含学生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并记录近视家庭史。学校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视力健康档案,确保一

 - 11 - 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

 (二)家庭 1.增加孩子户外活动。通过家长陪同孩子走路上学,课外和节假日亲子户外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支持和督促孩子进行日间户外活动。孩子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 1 小时以上。对于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

 2.加强孩子体育锻炼。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 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每日锻炼的习惯。

 3.监督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按照学生近视防控行为规范,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用眼行为,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健康用眼时间,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4.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5.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和合理营养搭配,多提供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

推荐访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近视 防控 青少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