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方案为深入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3年)》,全面落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和重庆、潼南质量大会精神,加快构建“放、管、治”质量提升新格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监方案】潼南区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全面落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和重庆、潼南质量大会精神,加快构建“放、管、治”质量提升新格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 2015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5〕19号)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2015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5〕101 号)要求,结合实际,现就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15年,质量强区建设全面推进,质量强镇(街道)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建设扎实推进,各级质量监管责任和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质量强区战略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积极实现以下三大目标:
——产品质量目标。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初级农产品以及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质量诚信、标准化、计量检测体系,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开展质量安全预警工作,完善并落实质量安全区域监管办法,探索和实施分类监管制度。到2015年底,市级及以上名牌产品达到6个;市级及以上名牌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重点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4%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农产品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4%以上,药品全年抽查120批次,食品全年抽查500批次以上,确保我区全年无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
——工程质量目标。重点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落实企业工程质量主体责任。探索建立工程招投标和质量监管联动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工程勘察和设计质量水平为主体的勘察设计招标评价机制,推行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和改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建设节能示范工程。到2015年底,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市政工程综合验收一次合格率超过85%;住宅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超过9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9%以上;全年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步下降,全年工程施工事故发生数少于8起。
——服务质量目标。以服务标准化为基础、服务品牌为纽带、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开展服务优产、服务惠民行动,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15年底,新增限上服务企业20家,改造升级农贸市场30个,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旅游、商贸等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提升产品质量
1、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宣传引导,推动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活动,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品、群众关注的民生产品、质量突出的问题产品以及最能代表我区质量发展水平的产品,选准4—6个重点产品(约111个企业,218个抽查批次数)作为我区重点提升工业产品,通过卓有成效的监管和帮扶,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并高于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潼南质监局负责)
2、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三个环节统一监管体制;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强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强化重点风险源防控,构建生产流通及餐饮全链条联动、倒查和追溯体系。(潼南食药监分局负责)
3、全面提高农产品检测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食用农产品检测覆盖面,加快农产品品牌及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区农委负责)
4、强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源头监管,大力推行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等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规范,确保潼南药品的质量安全。(潼南食药监分局负责)
(二)大力提升工程质量
5、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管,加强设计审查、材料进场检验、施工过程监管和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推出建筑业诚信管理体系。完善检测监管信息系统,认真贯彻国家和市里相关规定,自觉抵制盲目抢工期、“三边工程”等。支持鼓励工程项目申报国家级奖项。(区城乡建委牵头,区交委、区水务局配合)
6、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精心打造一批体现潼南城市特质的绿色建筑、绿色园区和绿色城区,努力使潼南成为具有全市影响力的绿色建筑之城。(区城乡建委负责)
(三)大力提升服务质量
7、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我区消费者客户服务满意度。(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负责)
8、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构建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推进新兴服务业规范化发展。(区商务局负责)
9、加强行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倡导品质旅游,推动一个旅游区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持续提升游客满意度。(区旅游局负责)
三、具体工作
(一)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管理制度和先进标准
1、积极引导企业广泛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活动。鼓励企业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潼南质监局负责)
(二)强化品牌培育和建设
2、进一步完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探索建立潼南区区长质量管理奖。(潼南质监局牵头,区发改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配合)
3、引导企业积极申报“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重庆名牌产品”、“重庆名牌农产品”、“重庆市著名商标”等,争创“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银)奖”、“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大禹奖”、“路港杯”等优质工程奖,评定4A、5A级旅游景区。保护和传承老字号,提升传统产业质量水平。(潼南质监局、区农委、潼南工商局、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水务局、区旅游局、区商务局负责)
4、积极开展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强旅游整体规划和布局,深化周边区域旅游协作,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精品线路和景区。(潼南质监局、区财政局、区旅游局负责)
(三)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5、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制和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潼南质监局、区经济信息委、潼南工商局负责)
6、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区商务局、潼南工商局负责)
7、全面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督促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水务局负责)
(四)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
8、创新产品质量监管方式,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分类监管、风险监测、违法行为约谈告诫制度并有效实施。(潼南质监局负责)
9、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潼南食药监分局负责)
10、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消费维权工作,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潼南工商局负责)
11、加强能效标识管理产品、节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打击“缺斤少两”为重点,组织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活动。(潼南质监局牵头,潼南工商局配合)
12、强化对工程建设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在重大工程领域推动实施设备监理制度。(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水务局负责)
(五)依法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13、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以农业投入品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区农委牵头,区公安局配合)
14、在学校、车站码头、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继续开展食品药品、消费品、汽车产品等重点专项打假整治行动,净化市场环境。(潼南食药监分局、潼南工商局、潼南质监局、区公安局负责)
15、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黑社”、“黑导”、“黑网站”、“黑车”。( 区旅游局牵头,区交委、潼南工商局、区文化委配合)
16、针对虚假宣传疗效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以及互联网制售假药等质量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打击专项行动。(潼南工商局、潼南食药监分局、区文化委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建立职责明确、密切配合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将质量发展目标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质量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明确时限和要求,逐级落实责任,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二)强化政策扶持。建立质量工作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切实保障质量工作经费投入。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形成稳定的质量提升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的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优先列入政府优先采购清单。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强化宣传教育。建立更加开放的质量发展工作格局,增强质量监督的社会参与,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举办第九届“我心中的质量”少儿绘画比赛,积极参与“质量高层论坛”、“知名品牌展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展示”、“质量大讲堂”等活动,办好“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标准化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等重大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质量强区工作,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在学校开展质量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普及质量知识,增强全民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