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不畏浮云遮望眼,开花结果倚学研

时间:2022-10-19 1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学习方略,从而能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我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始终在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问题。我要求自己要不断了解学习本学科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希望能组织自己的团队和团结同行专家,共同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为此,要求研究生要掌握雄厚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最新成果,严格完成研究计划;通过组织定期学术讨论会、专题讲习班、全国学术交流会,共同攻关科研任务,加强国际交流等环节来培养研究生的道德人品、学识学力和治学方略等方面的能力。我指导毕业的研究生,在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展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带的在读研究生还有15名。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客观条件,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问:据介绍,C-L方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具体应用现状是怎样的?其发展前景如何呢?

陈院士:C-L方法及其思想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在发展非线性振动理论、深入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其分岔动态行为的影响、对系统通向混沌道路的探讨、对旋转机械、振动机械、机翼颤振、车辆行驶稳定性等动力学结构故障机理分析及其失稳控制等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都有很多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限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的发展水平,C-L方法目前只能分析低维系统(简化的系统)的分岔动态行为的机理,对复杂大系统尚不能进行其动态行为的分析,故尚不能满足复杂大系统动力学设计对结构参数优化的要求。

钱学森先生解决复杂大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设计的经验是:“基于经验的积叠,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最后定量的综合集成的方法。”对照钱先生的经验,目前大多数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工作,只是完成了前面两步,即建立简化数学模型,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多数实际工程动力学结构都是十分巨大和复杂的,因而,所得到的定性的理论结果,对大系统设计参数选取的需求尚无法满足。我的看法是,为了能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大型动力学结构,我们的研究工作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还要完成他说的第三步,即在“定性理论的指导下的全系统定量计算分析”,从而做到设计的主要动力学参数优化,以保证建成的动力学结构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动态指标,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探索中。

陈予恕院士重视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40余年来,陈予恕院士共主持完成了国家重要科技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1999.3~2003.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系统的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2007.1~2010.12)。该项目系统研究了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及其在大型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方面的应用,成果突破了传统非线性振动理论发展的瓶颈,促成并发展了新的学科方向——工程非线性动力学,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理论成果如C-L方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工程应用方面处于国际前列。

他对我国非线性振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陈予恕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2010年)和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2010年),发表的300篇论文中共有100多篇被收入SCI、EI。从1978年至2004年,他主持了全部9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参与了8次专业国际会议的组织工作。现任我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主编,并先后任多个国内外著名学报编委和数个国内外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和理事等职。

现已年逾八旬的陈予恕院士表示,在当今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中,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工程科技人才水平间的差距,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必须加快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加快建立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工程科技人才开发体系。

附相关说明:

(1)机械制造,数控机床,大型旋转机械

机械制造业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中国,机械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占外汇收入的四分之三。机械制造技术的核心在于数控机床,目前中国的机床拥有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在高速化、精密化和智能化程度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中国正在开展大型旋转机械(如大型发电机组、工业汽轮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的自主设计及生产制造,这为数控机床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超精密加工、超高速切削、新型加工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等方向发展。

(2)大飞机,先进战斗机

大飞机和先进战斗机是先进航空工业产品的典型代表,其研制生产能够带动尖端技术的发展。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 OO吨的运输类飞机,如空中客车公司的A580和波音公司的737、747、777及787。中国于2008年启动C919大型飞机项目,现已进入工程发展阶段,正在突破大型飞机总体设计、气动及噪声预测、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先进战斗机是指具有隐形、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以及超级信息优势等性能特点的第五代战机,中国在战斗机研制方面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方面还较为落后。

(5)高速列车

高速列车是指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达到或超过200公里的铁路列车。目前国际先进的高速列车有日本的新干线N700系、E6系,德国的ICE列车及法国的TGV列车等,最高运行速度在500km/h以上。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包括车组系统集成、转向架等9大关键技术和10项配套技术)经历了高速发展,其中京沪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的稳定运行速度接近500km/h,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限制高速列车进一步提速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动阻力、气动噪声等空气动力学问题,车体运动稳定性及非线性振动问题等。

(4)大型舰船

大型舰船(如航空母舰)是现代海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结构复杂且处于复杂的环境中。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舰船在波浪中摇荡运动的混沌动力学分析,舰船运动下舰载机的拦截着舰动力学仿真,舰船辐射噪声的特征提取,舰船总体及其动力装置受爆炸冲击的响应分析,舰船的隐身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状态评估技术,以及舰船的数字化设计等问题,涉及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船舶水动力学、船舶结构动力学、声学、电磁学、电子学等学科领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学科人才的倾力合作。

(5)航天器

航天器是人类进行太空活动、探索宇宙、执行空间任务的载体。伴随着航天任务的多样化,航天器的构造与功能日趋复杂,已经向大型空间站、微小卫星、深空探测等方向发展。航天器具有多耦合,非线性以及大尺度柔性等结构特征,并且工作在极端外界环境,其动力学与控制是研究的难点。舱段式空间站姿态机动、轨道运动、挠性附件振动间的耦合动力学问题,大型天线、帆板结构展开中的几何非线性与时变非线性问题,以及贮液系统中的液体大幅晃动问题等,都是目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6)机器人

机器人是一门高度交叉性学科,融合了计算机、机构学、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光学、仿生学等领域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科技的发展前沿。国内外对机器人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开发出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如空间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仿人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机器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刚柔体系统,具有自由度高、时变性、强耦合、强非线性等特性,也为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推荐访问:开花结果 不畏 浮云 遮望眼 倚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