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规章制度 > 正文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时间:2022-06-24 10:4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规章制度,供大家参考。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1.1.1. 事故报告及处理 我公司在本工程实施期间将以“零”安全事故(无重伤及重伤以上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目标,施工期间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物的安全状态,以“零”违章,“零”隐患,保“零”安全事故,力争创一流的工程,一流的安全管理。

 若责任区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立即通报发包人,并在事故发生 24 小时内向发包人提交事故快报,待事故原因查清楚后报详细的事故报告及事故处理结果。

 按时向监理人提交月安全报表,列报当月的安全事故情况及事故损失,不谎报瞒报事故。

 事故不管大小一律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并在安全生产记录牌上通报处理结果。

 本承包人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为所雇用的施工人员投保雇主责任险。

 本承包人承担所雇用的全部人员的工伤事故责任。

 发包人和承包人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工伤事故造成的伤亡按相应的责任进行赔偿。

 1.1.2. 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是提高全员素质和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和劳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1.1.2.1. 安全教育的种类 和形式 主要包括对项目负责人的安全岗位培训、各级职能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项目安全员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等。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根据承包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避免枯燥无味,讲究实效。

 1.1.2.2. 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使操作人员认识到劳动纪律是进行劳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秩序,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伤亡事故。

 安全知识教育。各级职能人员必须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项目安全员必须具备安全基本知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生产概况、施工工艺、施工中的危险区域、危险级别、各类一安全因素等,掌握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安全技能教育。对各类专业人员和不同工种工人进行专门、细致的安全技能知识培训,包括安全技术、安全防护和安全操作规程。

 事故教育。结合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宣传先进经验,从事故教训中吸取有益的东西,防止类似事故的发

 生。

 法制教育,对全员进行遵法守法的教育。

 1.1.3.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1.3.1. 事故报告 轻伤事故发生后,项目现场主管应立即向室主任,室主任必须在 24 小时内向所主管安全的副所长及所安全主任报告。

 重伤、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所长报告。

 重伤、死亡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等内容。

 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要保护好事故现场,在事故调查组未进入现场前,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

 1.1.3.2. 事故调查 轻伤事故,由事故所在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所安全主任负责调查。

 重伤事故,由事故所在单位负责人、所领导及所安全主任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死亡事故,由当地地质勘查局会同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部门和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原因、经过和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重伤、死亡事故调查结束后,应在半个月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

 1.1.3.3. 事故处理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中,属防范整改方面的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单位负责处理,所安全主任负责检查落实;属人员处理方面的意见,由所领导及劳动、人事部门负责人处理,在所职权范围外的,由当地地勘局处理。

 因忽视生产安全,违章指挥,玩忽职守以至造成伤亡事故的,由所领导或所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伤亡事故后故意破坏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规定所指的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1.1.4.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对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做了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有关的设备、设施,应有完备的安全装置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有关的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行业标准的要求,特种设备必须由指定专业生产厂家生产并取得安全许可证才能投入使用;应按有关规定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与检测管理,淘汰不安全的设备、设施,

 以确保生产经营场所及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

 1.1.4.1. 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配套 在购置新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图纸、说明书、技术资料、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有条件时可对所购设备或同类设备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全面分析设备的安全性能,避免购置存在安全缺陷的设备。

 开箱验收:新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会同购置单位,使用单位(或接收单位)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丢失,附件、随机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存入设备档案,若有缺损及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向有关单位交涉处理,索取或索赔。

 审查:设备的可动零部件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 2m 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

 链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1.1.4.2. 设备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设备开箱验收(或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后及随设备带来的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纳入设备档案管理;随设备的配件、备品,应填写备件入库单,送交设备仓库入库保管。安全管理部门应就安装试验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建档。

 设备移交完毕,由设备管理部门签署设备使用通知书,并将副本分别交设备管理部门、使用单位、财务部门、生产管理部门,作为存档、通知开始使用、固定资产管理凭证、考核工程计划的依据。

 1.1.4.3.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要使设备安全运行,发挥最佳效益,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的有关制度。

 (1)、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建立,各项活动都必须纳入岗位责任制中得以落实,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工作都是岗位责任制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岗位责任制中得到落实。所以,设备使用维护工作必须体现在操作工人的岗位责任制中,严格贯彻岗位责任制可保证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从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2)、操作证制度 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定人定机名单,经所设备管理人员案备审批后执行,重点设备或精、大、稀设备定人定机名单,还需报主管副所长批准后执行,并执行交接班制度。定人定机还需凭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包括学徙、实习生等均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上岗证后,才能独立操作相应设备。每个工人原则上只允许操作一种型号设备。熟练技工,经过

 一专多能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允许其操作取得操作证型号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经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后方可取得操作证。操作证由专门管理部门统一发放,禁止转借。特殊工种操作工须经培训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能上岗。应不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可以升级。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事故后重新培训考试的工人,考试不合格,可取消操作证,调离操作岗位。

 (3)、安全检查、检验制度 设备运行安全检查是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的有效方法。通过检查可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况的变化及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隐患,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安全检验是按一定的方法与检测技术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预防性试验,以确定设备维修计划或安全运行年限。

 (4)、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长期使用,必然造成各种零部件的松动、磨损,从

 而使设备的技术、安全状况变差,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者甚至发生事故。因此,建立维修保养制度,根据零部件磨损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保养等作业,是延长各零部件使用寿命,防止早期损坏,避免运行中发生故障和事故的有效方法。

 (5)、交接班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生产设备,一般都处于三班制或四班制的日夜连续使用状态。因此必须建立设备交接班手续,形成设备交接班制度。以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提供设备使用的第一手资料,为设备故障的动态分析和生产情况分析提供准确、有效、可靠的依据。设备交接班工作应该做到:

 凡多班制生产设备,都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准确填写“设备交接班记录”,并签字。一班制设备,操作工应填写“设备使用日记”。

 交班人员下班前必须认真清扫,擦拭设备,向接班人员介绍润滑、安全装置、转动系统、操作机构等各部位的情况。运行中有无可疑情况,维护、调整、检修情况。清点工具、

 仪表和检测仪器,认真进行交接,并填写记录。

 接班人员必须提前 10~15 分钟到达现场,了解设备情况,认真接班并检查记录填写情况。如果确认设备情况正常,记录填写无误,即可签字接班。否则,应立即提出,必要时可拒绝接班,并及时报告本班组长处理。设备接班后发生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交班组长应将本班内设备使用与故障情况,记录在组长“值班记录”内,向接班组长交代清楚并签字。较大问题、故障或危险隐患应及时向单位或部门设备员、安全员、设备工程师或设备主任报告。

 安全员、设备管理员应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查设备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设备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转记录”、“设备安全状况记录”簿用完后,由设备保管员保管,其中主要记载应于当月底摘抄记入设备管理档案。

 (6)、设备使用守则 人们在长期的设备维护管理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一整

 套有效的管理措施,对设备维护管理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措施是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三好”:

 管好:操作者对设备负有保管责任,未经领导同意,不许他人动用。设备的附件、仪器、仪表、工具、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整无损。设备运转不得离开岗位,离开时必须停车断电,设备发生事故,立即停车断电,保护现场,及时、真实地上报事故情况。

 用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精心爱护设备,不准设备带病运转、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

 养好:操作者必须按照保养规定,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保持设备性能良好。

 “四会”:

 会使用:操作者要熟悉设备结构、性能、传动原理、功能范围,会正确选用速度、控制电压、电流、温度、流量、流速、压力、振幅和效率,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动

 作正确、操作熟练、规范。

 会维护:操作者要掌握设备的维护方法、维护要点,能准确、及时、正确地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会保持润滑油质量清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润滑,保证油路畅通。

 会检查:操作者必须熟知设备开动前和使用后的检查项目内容,正确进行检查操作。设备运行时,应随时观察设备各部位运转情况,通过看、听、摸、嗅的感觉和机装仪表判断设备运转状态,分析并查明异常产生的原因。会使用检查工具和仪器检查、检测设备。并能进行规程规定的部分解体检修工作。

 会排除故障:操作者能正确分析判断一般常见故障,并可承担排除故障工作,能按设备技术性能,掌握设备磨损情况,鉴定零部件损坏情况,按技术质量要求,进行一般零件的更换工作。排除不了的疑难故障,应该及时报检、报修。

 “四项要求”:

 操作工必须做到设备及其周围工作场地的如下四项要求:

 整齐:工具、工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清洁:设备清洁,环境干净,各滑动面无油污、无碰伤。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油标清洁,油路畅通。

 安全: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及一切危险因素,预防事故。

 “五项纪律”:

 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保持设备整洁,润滑良好。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随机附件、工具、文件齐全。

 发生故障,立即排除或报告

 “润滑五定”:

 定点:按规定的加油点加油。

 定时:按规定的时间加油。

 定质:按规定的牌号加油。

 定量:按规定的油量加油。

 定人:由操作者和设备检修保养者加油。

 1.1.5.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所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进一步夯实我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施安全生产全面指导,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安全生产档案的建立主要内容如下:

 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人员名单,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记录)。

 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名单,机构人员数配备情况。

 法定代表人、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人等人员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

推荐访问: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工程项目 规章制度 施工安全

猜你喜欢